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学科 |
音乐 |
班级 |
二3班 |
人 数 |
42 |
|||
课题 |
过新年 |
教时 |
第一教时 |
执教 |
田碧霞 |
日期 |
2014.12.24 |
|||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内容分析: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教学重点: 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情景导入,初步感受 |
过渡:今年是圣诞节,在国外圣诞节就是过年了,在这一天国外的人们会干什么?我们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呢? |
学生进教室,等待上课。 学生可能会回答热闹、欢快、像过年一样 国外的小朋友会打扮圣诞树,我们国家的人会放鞭炮,贴春联,贴窗花等等;学生自由讨论;
|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二、 入境体验,感受音乐 |
第一层次:入境体验 一、欣赏音乐图片 过渡: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在音乐声中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
提问:最后一张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呀? 过渡:为了庆祝喜庆的节日,锣鼓队的人们就会表演敲锣打鼓,今天我把小鼓和小锣也一起请到了我们的课堂来跟我们一起来上一节音乐课!
|
学生观看过年的图片,聆听《过新年》的伴奏
学生回答敲锣打鼓;
学生认识乐器鼓和锣 |
学生在视听的享受中,不知不觉的被带入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石
|
|||
第二层次:节奏练习 老师演奏锣鼓 提问:看老师怎样来演奏的,你能用小嘴巴来把你听到的节奏模仿出来吗?(用圆润和轻的声音) 鼓:咚咚 咚咚 咚- 咚 咚 咚咚 咚 锣:锵- 锵- |
学生将听到的声音用嘴巴模仿出来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模仿锣鼓声
|
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 |
||||
第三层次: 老师出示锣鼓节奏 提出要求:我要将锣和鼓的声音结合到一起,你能够读出来吗? 出示节奏:咚咚 咚咚 锵 O 咚 锵 咚咚 锵 咚 锵 咚锵 O 咚 咚 锵 O 第一遍:先观察,在跟着响板的节 奏在心里默读 第二遍:跟着响板读锣鼓的节奏。 (轻而圆润的声音)
|
学生认读锣鼓节奏,用正确的方式读出来
学生观察节奏,跟着响板的节奏在心里默读 学生跟着响板读节奏
|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帮助者、合作者,尽量让学生实践、体验,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资源解决出现的难点。 |
||||
|
第四层次:用手练习锣鼓节奏 过渡:刚刚我们用小嘴巴来模仿锣鼓声,你想用小手来试一试吗?请你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演奏鼓的声音,用双手拍击桌面代替小锣的声音。 第一遍:自己尝试演奏 第二遍:分组演奏,一组读节奏,一组敲节奏,然后两组交换。 第三遍:全班齐奏,学生边读边敲。 提出要求:声音清脆,动作整齐。 |
学生用手来练习锣鼓节奏
学生自己尝试在下面演奏 学生分组演奏,一组读节奏,一组敲节奏,然后两组交换 全班按要求齐奏锣鼓节奏 |
学生自主演奏,体现了开放式的课堂
|
|||
三、 唱好歌曲 表现情绪 |
第一层次: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过渡:大家表演的真精彩,老师也想为大家来演唱一首歌曲助助兴,请你来听一听,在老师的歌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第二层次:读歌词 老师出示其余部分歌词,请你跟我来读一读 第一遍:跟着响板的节奏,在心里默读 第二遍:初读节奏,老师纠正错误 第三遍:分组读歌词,一部分同学读锣鼓部分,一部分同学读其余部分。
|
学生聆听老师的歌声,能够听出除了锣鼓声以外的其他歌词 例如鞭炮声声、唱歌跳舞等
学生跟老师读歌词
学生在心里默读
学生初读节奏 学生分组读歌词,一部分学生读锣鼓部分,一部分学生读其余部分 |
|
|||
|
第三层次:学唱歌曲 提出要求:哪位小朋友来为我们刚刚读的内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有位作曲家也为这首《过新年》谱上了美妙的旋律(播放PPT出示曲谱)
刚才其实我们已经听过好几遍这个旋律了,请你试着来跟着歌曲哼一哼。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二、模唱歌曲旋律 第一遍:学生跟着老师逐句模唱 第二遍:再次模唱旋律,这些旋律有相似的地方吗? 第三句:接口唱旋律,老师唱每一句的前半句,同学们唱后半句锣鼓的旋律。
第四层次:处理歌曲 过渡:小朋友唱的都不错,但是还可以怎样处理歌曲才能变得更动听?
第五层次:跟伴奏演唱歌曲 第一遍:在心里面唱 第二遍:表现歌曲
|
学生为刚刚读的内容取名字
学生跟着音乐哼旋律,感受歌曲情绪,并说出活泼欢快,热烈等情绪;
学生跟着老师逐句模唱旋律 学生能够找出歌曲旋律相似的地方,例如 过新年和喜洋洋的旋律是一样的,鞭炮声声和咚锵一样;唱歌跳舞和咚锵一样;幸福的生活和咚锵咚锵一样。 学生接口唱旋律,男生唱蓝色部分,女生唱黄色部分,然后交换 钢琴弹一句,学生将歌词代入演唱。 学生完整跟钢琴演唱歌曲 学生听老师唱,感受老师唱的时候声音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明亮,清脆,蓝色部分优美,黄色部分有力 学生跟伴奏有表情演唱歌曲 第一遍跟伴奏在心里唱 第二遍完整跟伴奏加入锣鼓声演唱。 |
教师鼓励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
|||
四、为歌曲伴奏 |
过渡:为了让这首歌曲变得更加好听,我们还可以加入什么? 第一遍:请男生当鼓,女生敲锣,与老师的歌声配合试试看 第二遍:请几组表现的较好的小朋友上台敲锣打鼓,其余小朋友唱歌和用手伴奏。
|
学生提出用锣鼓声加入歌曲会使歌曲变得更好听。 男女生分组表演歌曲 男生用手指在桌面上敲当锣,女生双手击打声音当鼓,跟着老师的歌声尝试配合 部分学生上台用锣鼓表演歌曲。 |
|
|
||
五、拓展延伸 |
一、观看《春节序曲》视频 过渡:小朋友你们真是天生的表演家,古往今来,人们写了很多关于过年的乐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由民族乐团演奏的《春节序曲》 1、提问:说一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2、提问:乐曲的情绪怎么样? 3、提问: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情绪? 总结:这首乐曲由热烈-优美-热烈,所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提出要求:根据相应的音乐情绪做一做动作(不能发出声音,用动作来表现)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
学生认真观看《春节序曲》说说自己的感受,热烈的,欢快的 优美的 震撼的;喜庆的等等
不是,开始是热烈的 中间优美 第三段又是欢快的
学生跟着音乐做出对应音乐情绪的动作,在音乐声中走出音乐课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