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梦》教学设计
课题 |
《狼王梦》 |
教时 |
1课时 |
执教教师 |
邵佳丽 |
日期 |
2014.04 |
|||
一、教学目标: 1、整理本书内容,了解狼及狼王特点,初步体会动物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2、通过梳理、改编文章情节,感悟适者生存的内涵。 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沈石溪作品语言生动、细致、紧凑的特点。 4、初步掌握阅读动物小说的基本策略,并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以一带多,建立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共同组。 二、教学准备
1、师生一起阅读《狼王梦》。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狼的特点。制作狼卡。
3、教师根据前期阅读情况设计E课堂学案。
三、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E学习设计 |
|||||||
热课:走进尕玛尔草原 |
1、循环播放几张草原图片。交流,一进来大家就被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吸引住了,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 2、出示文中描写草原的文字。交流:你读到怎样的草原。 总结:动物们生存的环境美丽却凶险,动物的生存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读动物小说,不能忽略了文中的环境描写。 |
1.看图片交流 2.品读文字交流 |
前期调查:在读本书过程中,你最关注什么? A.故事情节 B.故事的狼 C.尕玛尔草原环境 |
|||||||
一、图表梳理,了解狼与狼王特征。 |
1.交流: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狼身上的哪些特性让他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选择一组交流,其它小组做补充。 小结:这些特点保证了狼群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草原上生活着很多狼,需要一只狼王,什么样的狼能成为狼王呢? 用另外一种颜色补充图表 总结: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对于狼来说,强者才能更好地生存。刚才我们用一张图表把故事中零散的信息汇总到了一起。 |
1.简单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图表一。 3.交流补充。
|
前期网络交流汇总: 在故事中,你学习到了哪些与狼有关的新知识。 |
|||||||
二.重塑情节,感悟“适者生存”的内涵对比阅读,感知作品语言 |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许多狼,你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出示:狼和相应的描写片段,连一连。 追问:文中哪几只狼成为了狼王候选人呢? 2.这些狼敏捷、勇敢,但是还是没有成为狼王,是什么阻碍了它们呢?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一只来说说看。 在交流中形成曲线图。 总结:在紫岚的狼王梦下,他们一家有了这样一段追梦的命运。面对这段命运经历,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3. 如果你是紫岚,让你在活一次,还会坚持这样的命运经历吗? 交流:选择坚持的同学可以写写理由,不坚持的同学可以在这条曲线中用另一种颜色进行修改,上传交流 总结:不管是哪一种命运选择,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就是最合适的。 |
1、完成E课堂学案的“个性对对碰”。 2.交流
1.学生比较、交流
调查:会,不会 会的同学写写理由,不会的同学改一改命运曲线图。
|
1.制作人物和片段连线,能反馈连的情况。 2.前期学生制作的狼卡点赞(如何实现?)
绘图的版面
|
|||||||
三、 |
1.同学们随着沈石溪爷爷一起走近了狼的世界,其实还有很多作家特别关注狼,出示两段描写,进行比较。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出示蓝魂儿的描写片段。老师这里还有一只狼,出示西顿《狼王洛波》的片段,你能比一比同样描写狼,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吗?圈画相关的语句。 总结:这些准确、生动的描写源于沈石溪对动物的仔细观察,每年他都会定期去和动物朋友们生活一阵子。
|
|
3.利用批注软件 有什么方法能呈现异同吗?
|
|||||||
四、成立动物小说阅读小组 |
1.在这一次读动物小说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2.希望这些方法,同学们在今后阅读动物小说的时候用上。其实在我们读狼王梦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开始自己阅读其它的动物小说。几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要给大家推荐。 选择一本你感兴趣的,参与,成立你们的动物小说阅读组。 |
1.点击文件,自己选择看同学的导读。选择一组参与。 |
1.提前录制推荐视频。 2.学生如何创建组,让其他人参与? |
|||||||
六、课堂总结 |
课堂总结 |
|
|
|||||||
板书设计: 狼王梦 关注环境 图表梳理 对比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