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课题中期汇报
发布时间:2016-06-1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津  

三年级小课题中期汇报

一、    课题的提出:

1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教育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文对语文学习来说,只是一个例子,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能力,自己去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章,从中受益,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2学生现状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 ,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 ,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 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  即使有一点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也多读漫画类读物,可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必要的引导。 

2由于部分教师和家长指导的功利性, 学生是带着任务而不是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当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去阅读时,他们已然将阅读读物本身抛诸脑后了,这样非但没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反而成了他们的另一项负担,自然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动力。

3)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一刀切”,不顾学生的个人兴趣、阅读能力等个体差异,造成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得不到大幅提高,阅读能力差的孩子跟不上队伍的情况。

二、概念界定:

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为高年级乃至今后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

课内阅读指导是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老师们全力以赴,而课外阅读指导则有点放任自流的意思,可能许多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很好的策略,但却不成体系。目前,老师们研究的大多是大范围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如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或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指导,三年级作为阅读的起步阶段,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课题旨在将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进行整理和梳理,并将之细化,面向三年级学生,具有针对性,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

四、    研究目标: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和认知水平,研究如何顺应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的基本的读物起步,逐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循序渐进。

1)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

2)课内外结合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

3)设计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孩子阅读方法,如遇生僻字查字典、精读、略读等。

五、研究内容:

1了解学生现有阅读水平,进行大致分类确定成长目标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2.利用家校活动平台,家长引导,良性互动。

3.设计班级读书活动,持续激发阅读兴趣。

六、研究进展:

1、成立了课题组。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加入,成为课题组成员,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

    2、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利用集备时间,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在语文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集思广益,制定并逐步完善课题研究内容和课题方案计划。黄妍老师代表课题组在天宁区语文教研交流活动中分享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内容。

3、摸索出一些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1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他们的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才能让每个学生切实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先用观察和调查方法摸清了学生的大体情况,将之分为三类,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制定了各级目标。

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我们以此为标准,将学生阅读能力划分为三个类别:

A类学生: 大部分学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大识字量,达到课标的要求,初步具有阅读能力, 在步入三年级时,识字2000左右,能读懂简短的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对于此类学生来说,我们应在争取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阅读,读好书,在阅读中不断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语言,体会美好的情感。

B类学生: 有的孩子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热爱阅读,博览群书,到了三年级,他们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基本上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对广博的知识领域已略有涉猎,语言的积累也相对丰富。

对于在阅读能力上超前发展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提高阅读要求,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多用精读的方法,学会推敲文章的用词,学习文章的手法。

C类学生: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多种原因,从小就没有看书的习惯和条件。学习基础较差,对学过的生字“回生”现象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需要帮助才能读懂短文。

对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的学生,我们首要的目标就在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回读一些低年级时阅读过的经典书目,适当降低阅读的难度,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培养阅读习惯。

(2)整理出三年级学生愿意阅读也适合阅读的书目,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好书推荐方法。

★简介作者,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其人谁不想见?

★介绍封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封面就是书籍的脸。精彩纷呈的封面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一个好的封面设计往往体现出整本书的内容、内涵、精髓,尤其是上面的文字,它往往是整本书的切入点。因此从封面入手推荐书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享受。我们尝试通过共读开头或者设置疑问,抛下话题,留下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细读感悟的欲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推荐方法。
★品读片段,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作者通过成千上万文字的不同来组织情节,人物的性格正是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来一一体现。在故事性的文章中,会有一些情节是经典的,它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有时,这些情节还是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低中年级学生读的大多数是童话,这些作品的某些片段即含有大量信息,读来妙趣横生。引导学生品读这样的片段,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观看影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共鸣。——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不少影视作品都有其对应的文本,如深受学生喜爱的《西游记》、《郑渊洁童话系列》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将阅读原著与观看影视结合起来。通过观看影视,学生在大体掌握原著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减少阅读时遇到的阻力,从而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3)课内阅读课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

三年级学生的识字、解词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课内阅读课上,他们学会了用分解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解词方法,也掌握了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如寻找中心句、总结句等,这些我们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之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4)组织班级活动,创造读书氛围

通过设计班级读书活动,分小组做阅读交流,促使学生协同并进,持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A、根据阅读兴趣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读物共读,以自主、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B、设计班级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形式(如画插图、制作读书卡、片段朗读、话剧表演等)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生生互动中,既分享了资源,又深化了理解。

5)绘本类书籍阅读方法指导课型的探索

本学期嵇文佳老师尝试并执教了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我有友情要出租》,其中《我有友情要出租》在常州市低段语文工作室教研活动、全国新基础绘本研讨活动、苏南五校联盟课堂研讨活动中开放,老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语言的模仿与积累,引导孩子通过想象阅读感悟故事情节,无声渗透阅读绘本的方法,(如如何品读绘本封面、体会绘本图画的内涵等),通过绘本指导课为孩子们打开了绘本类阅读的大门。并撰写了论文《绘本让每个孩子成为福尔摩斯》。

6)家校配合促进阅读

学校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对于推动学生的阅读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切实可行的。首先,通过各种沟通平台让广大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来,解决孩子的书源,提供孩子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学会倾听孩子的阅读感受。课题研究开始时,我们给家长发了一封信,信中详细陈述了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阅读参考书目。其次,创设平台,定期发布班级读书活动的照片,让家长耳闻目睹地感受孩子的进步,进而促进孩子的阅读。教师通过各种平台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通报孩子的阅读情况,共同督促孩子进行健康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七、后续研究设想:

1、进一步拓宽书源渠道,更新班级图书角,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为学生阅读提供保障。
     2、发挥校园网和博客群组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3、加大课外阅读理论的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大反思的力度。
     4、进一步重视活动对阅读的促进作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几次阅读展示活动。
     5、继续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展示和观摩活动。

6、继续且行且思,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方案。

     7、将部分有效的策略整理出来,积极撰写相关论文。

 

附录:

1、      给家长的一封信

2、      阅读书目

3、      小嵇的教案和论文

4、      班级活动照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