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是故事专题,从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到神话故事,《推敲》则是古代关于词语锤炼的故事,主要要通过这则故事体现贾岛反复吟咏、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由于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要达成哪些目标,如何使这些目标真正落实也是这几次试教包括到最后上课一直反复研究和推敲的。
首先,在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上,如何使每一组词串的呈现都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是在备课过程中考虑良久的。最后在和师傅的讨论下定下了几组词串:三个人物的呈现,通过预习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对后文人物的个性及特点有一定的铺垫;诗题和诗句的呈现,主要让学生能够读准,毕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读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组词串 从字词的音、形、意上突破难点,为后面的读文和学文扫清障碍。比如吟哦很容易读错,差人、门闩等也是古代出现较多的词语,学生对这些词语没有概念。礼貌的“貌”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我就通过说文解字中的写法希望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这个字。最后一组词串其实都是一些比较凝练的词语,也是暗示同学们可以借鉴概括小标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学得还是比较扎实的。那也涉及到金老师所提到的问题:高年级字词教学中的教学扎实性与教学效率的问题,这节课光字词教学大概用了10多分钟,如何使高年级的字词教学更有设计感和节奏感也是在接下来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
第二,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方面,如何有向地、科学地指导孩子精简地概括以及慢慢地培养学生概括小标题的能力,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不得不说,概括的指导一直以来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软肋,所以孩子的概括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通过三次试教下来,我还是收获很大,慢慢地学会通过引导渗透方法,比如这节课在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中,就指导孩子通过找关键事件,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和提炼小标题。但是在我今天这节课中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引导的有向性还有待提高,并且正如很多老师提出来的在课堂中控制感太强,一定要孩子达到我所预设的标题范围之内,我控制着评价的主导权。所以以后的课堂中如何将评价权慢慢下放给孩子们,让学生学会评价,不仅使学生的发言更加灵动,也使整个课堂更加开放。金主任说到在课堂中要有定力,从容应对孩子的回答,让学生在自我发言和互相补充、互相评价中得到学习和提升,而不是我紧紧地牵着他们走,不然他们永远走得有依赖性。
第三,在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方面,姜校长指出要使自己的课堂耳目一新,令人眼前一亮,必须对教材深度挖掘,充分挖掘。这还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认真去学习的。金老师也指出可以敏锐抓住学生的资源点,比如孩子在课堂上把“请您”读成“求您”,把当时的月夜说成“宁静”,实则是“幽静”更为恰当等等这些,就可以引导孩子去推敲,想象哪些词语更好,为什么,这就真正达到推敲的目的,学生也会被带动真正体会到推敲的乐趣。这些其实都是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体现,也必须要执教者有很深的教学功底,我想多从前辈、特级教师的课堂中汲取精华,多读读教学研究方面的书籍、论文会让自己更有收获和成长。
第四,在第二小节的教学设计方面,一直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遇到困难最大的,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首先,我看着这一小节无处下手,心中没教学目标,所以导致在几次试教过程中杂乱无章。所以切实地体会到目标意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今天的课堂上,说实话也是为教而教,从读出环境的幽静也好,然后出示《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也好,虽然之前心中很清楚主要就是体现贾岛的才华横溢,但是在处理的时候,还是上得比较乱,有点为读而读,为教而教。最后姜校长的点拨让我对这一小节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方向。这在我接下来的教学重建上会说到。
最后,说到写字教学,新课标指出每节课都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时间,这一点是我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所忽略掉的,基本上没有让孩子动笔。
以上是我上完这节课之后的几点反思,小小一节课,让我收获颇丰,我想从这节课中收获到的目标意识以及方法指导是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接下来我对第二小节的教学设计进行一个重建:
1. 推敲这个故事流传至今,那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就和贾岛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第二小节,然后再看看书上的这幅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读)
2. 同学们能用这一小节中的一个字来形容这个夜晚给你的感觉吗?
(学生会很容易找到《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字)
这个“幽”也就是说:(学生会说当时的环境很幽静)引导学生展开说明,可以是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的静谧感,指导读好: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这句话。
(学生也会说到李凝的家很难找,因为贾岛找了好久才找到,也可以说明他住的地方很偏僻,很幽静)相机指导读好: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3. 是的,在这样幽静的夜晚,贾岛去拜访李凝,谁来读好这段话。(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4. 可是不巧,这天(引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话)。现在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进一步感受李凝幽静的住所。(学生读诗)同学们读完了再来读读译文。指名读,纠正其中的多音字。
5. 读了这首诗,诗中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幽”的呢?(学生会从前三句诗来说)
6. 贾岛就通过这样一首诗,把当时的环境描写的这么好,你觉得他怎么样。引导学生体会贾岛的才华横溢。
7. 最后我们再次来感受这首很美的诗。齐读。
(不知道这样设计会不会好一点,整个小节以及诗的拓展都紧紧围绕“幽”这个字展开,既让学生从文字的描写中,又从诗句中体会到当时的环境很幽静很美,又让学生间接体会到贾岛的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