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第一课时
教学意图:
推敲是古代的一则关于词语锤炼的故事。主要要通过这则故事体现贾岛反复吟咏、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接下来我讲下这节课的教学意图。
首先,通过词串的出示,让学生从字词的音、形、意上突破难点,为后面的读文和学文扫清障碍。本节课有些字词还是比较难的,比如吟哦、差人很容易读错,仪仗队、门闩等也是古代出现较多的词语,学生对这些词语没有概念。礼貌的“貌”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我就通过说文解字中的写法希望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这个字。
第二,通过人物背景资料的介绍,对后文学习任务、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品质做好铺垫。本文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更多是通过故事体现贾岛和韩愈认真研究的品质。事先我也是让孩子通过预习去搜集资料,这学期也是慢慢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以及提炼信息的能力,孩子们慢慢的已经有进步了。
第三,这节课主要通过帮助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关键事件培养学生用简洁话语概括故事的能力。以及到了五年级,初步提炼小标题的能力也要逐步培养
最后,在课文第二小节的教学设计上,主要通过课外古诗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理解人物形象。
一、激趣导入
在上课之前啊,李老师想来和大家玩个游戏,名字就叫“我写你做”,我写一个字,请大家用动作表示出来。“趴 扒”、“抬 掀”、“推 敲”
板书“推”,这是(生:推)。谁来做做推的动作,(生做),板书“敲”,两个截然不同的动作组合在一次就成了一个新词——推敲。关于推敲的来历,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呢!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听清楚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并想想谁是主人公。(生圈划出贾岛、李凝、韩愈并说出主人公是贾岛)
2. 出示字词
1) 贾岛 李凝 韩愈
这几个人物,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贾岛,苦吟诗人;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李凝,是贾岛的朋友)
说到贾岛,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出示课文第一小节。齐读
贾岛还写了这样一首诗呢,PPT出示《题李凝幽居》指名读,其中一句诗非常有名,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指名读,齐读
2) 吟哦 差人 门闩 莽撞 礼貌
开火车读,相机询问字词意思。重点讲解门闩的闩字,出示图片,闩字是象形字。指导貌字的书写,通过说文解字中的书写来讲解。
3) 犹豫不决 闯进仪仗队 斟酌字眼儿
稍微讲解一下什么是仪仗队。
三、指名读课文,概括内容。
1. 现在我们回到课文中,课文那几小节是介绍推敲这个故事的。(生很容易找到二到七小节)开火车读这几小节。
2.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故事的主要内容。
读完后,出示第三组词语。请同学们看着这一组词语,希望对你的概括能有所帮助。
指名概括主要内容。(指导:主人公做了什么,怎么样。然后用简洁的话概括。实在有困难,引导学生关注每一小节写了什么,然后连起来说)
基本答到:贾岛去拜访李凝,李凝不在家,于是他写了一首诗,他对诗中的“推”和“敲”,一直犹豫不决,不小心闯进了仪仗队,遇到了韩愈,韩愈觉得用敲更好。
3. 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月夜访友,即兴写诗
1. 推敲这个故事流传至今,那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就跟着贾岛来到那个夜晚,请同学们慢慢的轻轻的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贾岛在深夜摸着山路找到了李凝家。
我看到了当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我看到了有鸟儿在树枝上休息。
我听到了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我听到了鸟儿惊醒了,扑棱一声飞走了。。。
2.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一起再次读一读这一情景。齐读第二小节。
3. 可是,事不凑巧李凝刚好不在家,于是贾岛即兴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这首诗。PPT出示整首诗。请同学们看着图,再看看译文,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然后齐读。
4. 同学们想想看,这首诗一开始是这样写的吗?(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诗中一开始用的推而不是敲)所以贾岛一开始写的应该是:PPT出示僧推月下门。
五、结语:那后来这首诗又是怎么改用敲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
推敲
访友留诗
斟酌字眼
决定用敲
七、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两遍
2.读一读拓展阅读《苦吟诗人——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