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反思—再实践(沈虹课例)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jxsh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    更新时间:2013-6-6

年月日》

实践—反思—再实践

沈  虹

活动一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对于年月日大家都不陌生,你有哪些了解?想一想,写在纸上,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的发的年历纸。

【说明:看年历是探究的基础,教师的提问先是开放的,以促进学生自由思考和交流。】

活动二 记忆大小月

师:为什么12个月中大月特别多呢?沈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播放课件。

大家有哪些方法能记住大月、小月。同桌相互讨论一下。

交流:(1)拳头

2)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游戏:

A:请生日是在大月的同学起立;

B:请生日是在小月的同学起立;

C:有谁没有起立的吗?为什么?生日在二月。

【说明:熟记大、小月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了记忆的趣味性,最后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近半节课紧张学习后适当放松,寓教于乐。】

活动三 计算一年的天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年月日之间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一年又多少天。翻开数学书到第17页,看一看,你知道这个年历是哪一年的吗?我们对着这个日历表来验证一下一年的天数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既准确又简便。

【说明:虽然“一年有365天”是常识,但经历计算和说理的过程可以使印象更加深刻。计算全年有多少个星期还余几天,是第一单元“除法”知识的应用,也是借助“星期”来进一步加深对“年”这个时间单位的感受。】

反   思

       第一次试教一开始提出“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学生写了很多的相关内容,很杂很乱,交流起来也比较乱,写和交流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是有了解的,只是不系统罢了,而且记忆方法也是有一些的,比如一、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学的。那么这节课只定位在教学生系统的年月日的知识、教会学生记住大小月。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又有多大呢?大多数同学对二月非常感兴趣,所以把二月的规律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一部分。然后把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设计了以下过程:

活动一  年与月、月与日的关系

师:年、月、日相信大家对它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使用。那么1年、1月、1日有多长呢,年与月、月与日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请你独立想一想,然后把它们的关系写在记录纸上。如果你有困难,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年历(1999-2010)翻一翻、看一看,帮助自己思考。

交流层次一:年与月之间的关系

教师反馈:恩,老师发现大家对年与月之间的关系都很清楚,每年都是?学生齐答:12个(板书)1年有12个月。

交流层次二:月与日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发现,一个月有多少天,有的同学写的是31天,有的同学写的是30天,是这样吗?来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年历表中每年各个月的天数,去圈一圈,比一比,你能找到它们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吗?

交流层次三:揭示“大月”、“小月”

〖设计意图与比较〗原来的设计上老师说“写出有关年月日的你所了解的知识”,学生写了很多他们所了解的知识,有的还写到了星期、世纪等。但是这样以来,怎么进行交流呢?学生的资源太杂,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是散点的。如果要呈现这样的资源,加工成有层次的、系统的知识,还是要花较多的时间的。而且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都是知道的。在交流过程中难免觉得没有多少挑战。为了大家交流方便,把问题聚焦,老师在过程中进行了指导:老师发现大家都找到了一年有几个月。也找了一个月有多少天,情况比较多,有几种情况?每种情况分别有哪几个月?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目标,知道在写的时候写些什么,等会呈现资源、交流时就有了共同的平台。

活动二  二月份的天数

师:二月份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在这些年份中,每年二月份具体是多少天呢?查看自己的年历表告诉大家。看屏幕上的年份和各年二月份的天数,哪些年份是28天,哪些年份是29天,想一想,这些年份的规律是什么?

师呈现:双数年是29天。

生:不对。有双数年是28天的。

师:又一次呈现“是4的倍数的年份2月有29天”

生:不清楚是不是对的

师:用万年历验证。

〖设计意图与比较〗在学习二月的天数和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一开始设计的是老师设计好表格,并把年份按顺序写好,学生只要填写二月的天数就好了。后改为没有年份的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年份和二月的天数“加问:怎么记录更容易发现规律。”实践证明学生能够知道有序记录更有利于他规律的发现。

活动三  年与日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年与月、月与日之间关系,年与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你能用算式计算出一年的天数吗?把它记录在纸上。要求:怎样列式更全面、更简便。

A:31+28+……+31=365(天)

            31+29+……+31=366(天)

      B: 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再反思

修改以后的教案,整个上下来感觉知识量大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大了。但是还是存在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1.在发现年与月,月与日之间关系时,大家手里每人都拿有1999-2010年之间4年的年历,全班同学交流的对象不聚焦,因为各自年份不一样。

2.探索二月规律这个难点依然没有很好的突破,学生发现很困难,教师引导发现很不自然,看似在替代。

3.学生手中的材料很丰富,怎样利用能做到更充分,

再实践

活动一:经历一般规律的形成过程,明确年和月、月和日之间的关系

师: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小组说得多,说得全!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2010年的年历翻一翻、看一看,把你知道的写在纸上。

师:是不是所有的年份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年历表(1932-2009)来验证下有没有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与比较〗与上次比较,材料上做了调整,大家都一起来看2010年同一份年历,使得发现的规律集中在同一年。并用不同人手中不同年历表来看出每一年都是这个规律。

活动二:经历特殊规律的形成过程,感受2月天数的变化规律

师:二月份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哪些年份是28天,哪些年份是29天?其中有没有什么秘密呢? 老师提供你一段年份的年历表,把2月份是28天的年份记录下来,是29天的年份记录下来,这些年份的规律是什么?想一想:怎么记录会有助于发现?

师呈现:“单数年的2月有28天,双数年的2月有29天”

       师:前半句。是不是所有的单数年都只有28天呢?看屏幕上48年的,找一 找有没有单数年不是的。

师:双数年呢?生:不对,1996年是双数年,但是只有28天。师:看来不是所有的双数年都是29天,怎样的双数年是29?把屏幕上是29天的年份全出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同桌互说)

       生:每隔3年出现一年2月是29天。

       师:我们平时一般把每隔三年说是每4年,每4年里有328天,129          天。这个年份看来跟4有关,你们去算算看呢?

       生计算验证后有所发现。

       生:是4的倍数。

〖设计意图与比较〗与上次相比,材料上也作了调整,给出了1932-2009这68年年历,屏幕上一下可以给出其中48年的变化,给学生视觉上以很强的冲击力。在收集学生资源,互动生成过程中,把学生的半成品资源收来,经过加工,一步一步推进,学生经历发现、形成结论的过程,不仅学会了新的知识,最主要的是学到了思考的方法。

 

课题研究录入:jxsh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