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成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中期汇报
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初步具备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语言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应达到二级,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新课标对于小学阶段英语课文阅读量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课标提出了要通过视听、听、读等方式,多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因此,英语教学中必须增加语言输入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形成系统的阅读教学策略,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的能力,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教师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局限在所学课本内容上,很少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对阅读材料表层信息的讲解,忽视了阅读文化方面的熏陶,侧重句型和单词的讲解,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性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看重阅读结果或学生选定的答案,轻视对阅读活动过程的监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1. 兴趣不高。由于教师缺乏对阅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阅读材料过多地采取逐句分析的方法,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习惯借助“翻译中文”帮助理解篇章,被动接受知识,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体现不出活力和自我需要的渴望,所以兴趣不高。
2. 不能正确运用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不会通过构词法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猜测词义,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遇到生词会产生放弃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率。
3.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
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构建实施小学英语阅读课的基本框架;
2. 通过研究,建立小学生年段英语阅读的书目库,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3.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维、善于表达、追求主动发展的学生,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研究内容:
1、研究阅读文本的选择依据与内容
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兴趣,是否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牛津英语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牛津英语》教材,汇编出阅读教材系列。
2、研究小学英语阅读课有效策略
阅读课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其任务着重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句子中的词义,帮助他们把音、形、义结合起来。因此,探索阅读课的教学模式,使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大有帮助。
3、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总体英语发展水平的关系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强弱关系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生成。
已开展的研究工作:
1. 学习与调查 课题研究的开始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文献搜索与理论学习工作,在进行了一学期的研究后,对三年级部分学生(一个班35人)的英语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1、你喜欢英语吗?( )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30人选A非常喜欢,5人选择B比较喜欢,
2、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英语?( )
A、主动 B、老师要求 C、家长监督
5人选A主动,19人选B老师要求,11人选C家长监督。
3、你喜欢观察、阅读见到的各种英文吗(如广告、通知、标牌、海报、电视等)吗?( )
A、喜欢 B、不喜欢 C、有时喜欢
12人A喜欢,2人选B不喜欢,21人选C有时喜欢。
4、你是否乐意通过英语阅读了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自己的视野?( )
A、是 B、不是
32人选A是,3人选B不是。
5、英语阅读时,你是否用手指或笔指着读?( )
A、是 B、不是 C、有时
8人选是,17人选B, 10人选有时。
6、你是否利用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 )
A、能 B、有时能 C、不能
33人选A能,2人选C不能。
7、你每天是否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听英语或者读英语?( )
A、是 B、不是 C、有时
35人都选择了A是。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充满的兴趣,所有的孩子都有每天听读英语的习惯,不过大部分局限于听读课本,对于课外英语信息的获取还不是非常主动,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用工具书的意识,但是阅读中指读的习惯还是要进步提醒孩子不可取。
2. 依托语篇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语篇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素材之一,它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
因此,在语篇教学中关注阅读法很重要。我们具体是这么做的:“概览”,在精细阅读之前,用较快的速度对文章做概括性阅读,从而对语篇整体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问”,从标题中引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点上,增加阅读兴趣;“阅读”,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圈点、画线等手段标注出关键信息,做到“有疑而入,无疑而出”。
3. 开展阅读指导,增强阅读技能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A. 指导学生“意群阅读”的习惯。在开始进行阅读训练时,就提醒学生不必要一字一句的去读,可以按词组或句子去读,当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时,可以把它跳过去,能读懂大意就可以了;但如果发现有效信息,就应稍做停留并适当做些记号; B. 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突破点一:依托语境。语境就是上下文。利用语境推测生词的大意,其关键是要找出语境线索,如:一些能表明特定关系的信号词和某些标点符号等。突破点二:依托常识。阅读也是读者运用语言和个人掌握的知识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加工的过程。比如,“John is in the pen”,我们不会按字面去理解为“约翰在钢笔里”,因为常识告诉我们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当然,学生所具有的常识还可以帮助他猜测阅读文本中的生词词义。突破点三:依托构词法。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在英语中,有的仅有一个语素直接构成,如man,moon等,有些词则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构成,如:fourteen,forty等,通过学习,学生自然就知道teen表示十几,ty表示几十,当学生到了高年级,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了解一些词缀,就可巧妙运用构词法来帮助推测生词的大意。
4. 选择合适原版儿歌或绘本进行阅读赏析 重点研究了使用2012版牛津教材的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和适合的儿歌和绘本,形成了部分推荐歌单和书单。
教学内容 |
儿歌单 |
绘本单 |
Letter教学 |
A for apple |
|
Colour 教学 |
Colour song |
|
Greeting 教学 |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
|
Don’t …教学 |
|
No, David! |
Number 教学 |
Ten little Indians |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
Time 教学 |
Tick Tock Time |
|
On the farm教学 |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
|
Family 教学 |
Finger family |
|
Food, fruit, drinks复习 |
|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通过诵读和阅读英文原版儿歌和绘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感受了英文阅读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通过半年多的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师与学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 提升了课堂师生互动品质
在这半年多的研究里,我们开展了多次校内课堂研究,互动研讨,也曾邀请新北区教研员到校指导,并获得了充分的肯定。
2. 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
半年多来,课题组教师注重自身素养提升,一人获区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一人获三等奖。
3.提高了学生英语技能
课题组教师辅导学生获奖若干,去年12月的常州市星星火炬和省星星火炬英语比赛,参加的选手全部获奖,其中5人省二等奖,一人省三等奖,3人市一等奖,2人市二等奖,1人市三等奖
后期设想:
1.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与专家引领;
2. 研究关注到课内外;(阅读教学在课堂内可能是重在策略,如果课外也能做到自主阅读(英文报),那就能真正的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3. 逐步形成各年段的阅读材料册或绘本书目;
4. 不断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不变的旋律,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满足学生思维、交际的需要。
5. 加强成果意识,及时积累过程性资料,撰写研究论文等,争取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