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成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初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朱海燕  

 

语篇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进入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往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因此,要想追求高效的语篇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教学手段,达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统一发展,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精彩导入,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恰当精妙的导入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应用各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导入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对话,进入新课。如新授5B Unit 3Hobby这一课时,师生谈论I like doing Do you like doing …?What do you like doing?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在师生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题,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应变能力,同时又自然而流畅地导入了新课内容。

(二)歌曲导入法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喜欢的歌曲、Chant和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和途径。例如我在教 5B Unit 1 A new term这一单元时,在上课伊始放一首The days of a week,让学生欣赏并试着哼唱,然后过渡到学习一周七天的名称,在这样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语知识的殿堂,为下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自然的铺垫。

(三)悬念导入法

教师用设置的悬念拉开一节课的序幕,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一课中教师出示一些与教师相关的信息,让学生猜这些是关于老师的什么信息,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很好的激发了,回答问题相当活跃’如:Your name is XX. Youre You like…而这些信息中复习到的句型为接下来课文中介绍人物时所要用的句型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然导入法还有很多,如游戏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等,总之,设计新颖、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很重要。它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求知,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情景,关注语言学习的整体性

(一)立足整体,创设情景

情景的创设是语篇教学前的准备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对文字符号和情景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语篇学习做必要的铺垫。教师首先应明确话题和教学目标,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系,对于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我们有必要创设文化情景,激活学生对语篇的兴趣。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可让学生看各种大学生参加英语俱乐部的图片来创设情景,以弥补小学生对英语俱乐部实际生活经验的不足。

(二)适度学习单词和句型,把握整体

语篇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在处理语篇中的单词和句型时,一定要注意“度”。在语篇学习前,我们主要对语篇中的主要句型或很难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的生词进行适度教学。这里的适度是指让学生对生词或新句型感知、理解,并不要求拼读和过度操练。

在语篇学习中教学生词,我通常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①借助图片或实物学习和理解生词。如,6A Unit7 A部分中wallethairdryerskateboard等新词,都可用实物或图片直接呈现。②用已知的词汇解释新词。如,beautifulnicepretty来解释,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发散性,还能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意识和能力。③用表演的方式介绍或解释生词。如,在学习6A Unit6get very excited这一短语时,我带领学生用读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get very excited,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④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整体理解篇章的能力。

(三)提问交流,把握主要信息

在语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提问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我认为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要少而精,要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紧扣语篇主要内容,不可太杂;所提问题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提问要注意层次性,由浅入深。如:小学六年级牛津英语6A Unit5 The Seasons》我就设计了如下问题:

Who is going to New York ?

What does Su Yang want to know?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in New York?

Does it often rain in spring?

What about autumn ther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n New York?

Ben likes winter best.Why?

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

 

三、及时反馈,提高语言表达的综合性

这一环节应注重反馈和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拓展,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反馈活动要根据所学语篇主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应注意活动的基础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一)说的活动

1. 根据语篇学习内容开展活动。如:编对话;用所学句型互相提问;用所学句型采访身边人;根据图片等信息,为人物对话配音……

2. 根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炼的主要信息框架复述课文。

复述的过程,是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内化的过程,是对知识更高一层次的理解与巩固,为了让学生能较顺利的复述出所学内容,复述初始阶段,可为学生的复述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提供相关插图或是相应的关键词,减少复述的难度。

(二)读的活动

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不断渗透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整体阅读法、线索阅读法、细节阅读法以及文化背景阅读法等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并在教完语篇后,提供一篇与所学文本难度相当或主题接近的语篇材料,巩固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特级教师沈峰老师在教学6B Unit 7A Letter to a pen friend A部分时,最后就让学生阅读她的好朋友写来的一封信,用一篇与课文类似的语篇来反馈,效果很好。

(三)写的活动

在学生学完语篇后,可以采用短文填空、选词填空等练习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也可以设计写作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句型和语言点。如,在教学完6BUnit 2后,我让学生运用比较级写 “ My friend and I ”,学生都写得不错。

 

四、课后作业,注重英语知识的应用性与拓展性

小学生对语篇学习,不可能学完马上就会,因此作业的合理布置很重要,我们可采用“分层”法。对语篇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创编对话;对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可以让其朗读对话或表演。这期间教师要适时指导,以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综合的语段输出或语言交际,提升语言技能。

总之,语篇教学应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吸取语言结构和背景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真实的交流,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