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练习五 共2课时
教学内容 |
教科书P50—--51 |
日期 |
2013.10.23 |
|||
※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含义,熟练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计算。 2.初步感受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计算练习 |
1. 听算。
2. 比比哪列火车跑得快。
3. 游戏:你报我答。
4. 游戏:送小鸡回家。(练习五第2题) (1)谁看懂题目要求了,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 (2)你准备怎样把小鸡送回家呢? (3)学生在书上完成。 (4)拓展:哪几只小鸡住在同一家?为什么?这家还应该住着哪些小鸡?
5. 开放练习: □+□=5 5-□=□ □+2=□ □-□=1
6. 算一算,比一比。(练习五第3题) (第一组:一个数加0与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这个数;第二组:加减符号不同,结果就不同,所以看清运算符号,认真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以后,得数不变) |
师报算式,生直接写结果,10题
小组比赛看卡片计算
同桌一人报算式,一人报得数
指导学生做这类题的一般程序: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找到有这个得数的房子,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找一找得数相等的这些加减法算式中的秘密。
(1)学生独立计算。 (2)同桌一起比较每组中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小结每组发现。
|
课的一开始的三个练习,有听算,有视算,有独立进行的,有同桌练习的,有小组合作的,用各种形式,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尽快进入最佳状态。
拓展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包括下面的开放题,都可以让学生找找规律,逐步培养他们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思考的习惯,渗透函数的一些思想,这里不要有太高的要求,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看一看,初步体会一下就可以了。 |
|||
|
1. 一图一式练习。(练习五第1题) (1)带领学生看图。 (2)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3)把教材上的算式填完整。
|
(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看清图中物体的活动方向,正确领会图意)
|
|
|||
看图列式练 习 |
(4)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5)说说算式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 开放练习。(练习五第4题) 看第一幅图。 (1)交流:在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示范说两个信息,提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注意人还可以按不同分法分成男孩和女孩,甩绳的和跳绳的,先来的和后来的,相应算式也不同。 (3)选一两个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看第二幅图独立写减法算式,比比谁写得多。 (1)小组交流:先说图意,再说说自己的算式。 (2集体汇报。
|
学生分别根据人、鸟、花说说图意,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可以根据猴子采桃、小兔拔萝卜、松鼠玩耍及小鸟写出不同的算式,但每个算式都要求说说意思,这样才可以判断算式及得数是否正确 |
练习五第3题要让学生从每组题的比较中获得相应的体会和认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概括提炼,规范表达。
看图列式的练习从一图一式的单一信息到开放的一图几式,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收集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在看图说图意时,学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分成不同的几部分,只要是有道理的都应该加以肯定,尊重学生的独特看法,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
|||
书写练习 |
练习五第5题 要求:写端正,写满格。 (还可以在作业本上写几个算式) |
学生独立在书上描一描 |
|
|||
趣味 游戏 |
找朋友
|
规则:同桌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出一张口算卡片,要求同桌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或是得数比这题大或小的卡片。 |
|
|||
|
||||||
交流明确: 看清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总数不变时,减得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加法的时候,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
|
1.比一比,填一填。
3+2= 5-1= 4-4= 2-1= 1+3=
2+3= 5-4= 4-0= 2+1= 0+3=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方法交流: 加法:想分与合 减法:做减想加。
|
3-( )=2 ( )-1=4 4-( )=1 ( )+( )=0
教给孩子方法,圈出三个数,而且只能用这个3个数。 |
②从1,5, 3,4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4.找规律,写算式。
1+1=2 5-4=1
1+2=3 4-3=1
1+3=4 3-2=1
5.① ★+★=2,●-★=4,★=( ),●=( )。
交流:两种不同的格式。让孩子明白要从未知一个量的算式入手。
|
○-1=3,
○=( )
□=( )
③ ☆+0=3,
●+☆=5,
☆=( )
●=( )
设计意图:练习五我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让学生巩固计算、熟练计算,掌握基本的知识。第二课时,我进行了练习的补充和提升,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去思考,去找寻算式里面的规律,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找到问题的思考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这个练习的内容,我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递进性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够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