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分小棒活动中的有序思考
分数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对于多个物体或多个图形的平均分过程,增强对于平均分的感知和认识。在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教学中,都有一个分一分,拿出相应的分数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怎样又快又完整地找到所有的情况?”有序思考的渗透。
“12根小棒进行分一分,拿出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快地找到分法,要找齐所有分法,有学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数和校对,也有部分学生还无法找齐所以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主动的探索和思考,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操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感受所有分法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讲方法,有的学生按照平均分的份数2份、3份、4份、6份、12份进行,有的学生按照每份1根、2根、3根、4根、6根进行,这两种方法都是结合平均分的意义进行理解,无论是按照平均分的份数还是每份根数,学生都按照了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在交流中,其他学生通过听和评价,了解到这一问题的不同角度思考方式,两种角度的有序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交流真实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于分数的理解。除此以外,有学生想到采用乘法口诀,“二六十二,三四十二,1乘12等于12”,“二六十二”中可以每2根一份或每6根一份,“三四十二”中可以每3根一份或每4根一份,最后还包括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的情况。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沟通乘除法以及平均分之间的关系,在交流中学生更加深了分数是能平均分并正好分完的情况,适用乘法口诀。
分小棒的活动是分数教学中的一个操作环境,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可以联系所学知识,尝试有序思考。通过思考和交流,将问题放手给学生进行研究,以数学课堂的基本操作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方法和角度的交流,使学生拓展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