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的材料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学反思——课堂活动的材料

苏教版三上《认识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的知识,因为课程的调整,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预习的机会。连着听了三次课,感受着每节课里学生活动和操作的细微调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操作和感受的途径,大小两种的正方形纸,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4份的纸,形状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涂黑1/21/31/4的部分,以及两个涂满和没有平均分的图形。老师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材料,给了学生丰富体验的可能,让学生更愿意跟着老师去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时走神的学生也愿意跟着操作和思考。

通过丰富材料过程的呈现,课堂的框架更清晰地体现,更利于学生去探究分数的概念。先从各种图形中,找到两个涂满和没有平均分的图形,体会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再从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些不同类型的图形中去按平均分的份数分类,找到平均分成2份、3份、4份的情况,为学习1/21/31/4提供了基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总能环环相扣地感受到发现数学的快乐。然后通过ppt,联系生活中的雨伞、框架门、黑板报等,帮助学生从图形发展到物体,从而了解到分数的几分之一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最后用大小的正方形纸自己创造四分之一,同样的纸,不同折法下的不同图形,不同的纸,相同折法下的图形,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感受相等和不相等的原因。所以丰富可感的数学活动材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托,是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金钥匙,从而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同时,对于材料的预设和调整,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生活中内部平均分的框架门,因为边框的原因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解,在教学过程中就转换成了更清晰可感的八卦图。学生要折一折并给四分之一涂色的大小正方形纸,在学生的涂色中比较浪费时间,纸的大小都变小了,更方便学生操作。

课堂活动中的材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依托,精心设计的活动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去主动探索和思考,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成为良性的课堂互动手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