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爱上科技”学期总结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学期工作总结         局小 杨茵雯

自从加入数字化学习的工作室之后,我的整个工作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自身在这个变化中迅速的成长,我的研究成为了学校的焦点,我的课堂始终拽着孩子的心。而这个变化却是那么的简单。

我就以课堂的改变来阐述一下,这学期我做了什么,达成了怎样的效果,并有哪些收获。美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需要能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学习激情。我邀请孩子们将ipad带入到美术课堂中。也许有人会问:让孩子在课上玩ipad合适吗?实践证明,孩子们比以前更能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并且不断创新,创作出一件件能让人感受到美的作品。在日常的传统的课堂中,“设计应用”课型操作起来是大同小异的,一般都是师生共同探究设计技巧、欣赏完作品之后就学生便开始动手设计绘制。这样的课堂老师课前必须收集大量的图片提供给学生欣赏,学生一直都是接受现成资源的角色,为何不尝试一下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的角色呢?于是我便颠覆了学生作业要求的设计、学生作业形式、作品欣赏形式这三个方面。

第一是作业要求的设计。以前一节课能完成一幅作品已经算是高效率了,但现在的课堂基本能完成两幅或两幅以上的作品,所以我将课堂作业活动设计有三次。每一次的练习都有一定的挑战要求,以难度递增的形式阶梯状的引导学生去感受挑战带来的激情。例如《鞋的联想》一开始先对三角形进行简单的联想大考验,当总结出要根据事物外形特征展开联想,然后紧接着对运动鞋的联想,从课堂生成的学生资源归纳出添加、拟人、夸张等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合作对高跟鞋进行多角度联想,最终建立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之上,学生独立完成作品。这样的多次练习让学生对设计类课型变得敢于尝试,即使暂时的失败也能经过不断练习也能获取成功,体验设计的乐趣与挑战。在《分分合合》一课中也是如此,先将形状进行几何分割拼成一幅几何纹样,这样的作品对造型的要求不是很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进行第二次练习,则是要根据外形特征来进行设计了,从难度上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课堂的效率迅速提高的关键在于学生作业的形式。目前我的学生已经能在常规课中熟练使用ipad中的绘画软件Sketch和手工剪纸软件paperfun,使用这两款软件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多幅作业,当然要声明的是我们是用ipad在教学中作为辅助练习,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制作与绘画。在《鞋的联想》一课中,学生先用ipad对鞋进行多角度的拍摄,选择适合的角度对鞋的外形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将照片导入Sketch作为底图,新建图层勾勒出鞋的外形,然后使用多种方法的使用对鞋进行联想,软件中提供可调整粗细的马克笔、毛笔、各型号的铅笔、油画棒、炭笔等多种工具,并且涂色效果也多种多样,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觉得自己完成画作其实是在玩游戏,就这样轻松搞定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最终的作品学生能以图片形式进行展示。

第三则是作品欣赏的形式。作品欣赏有大师作品、学生作品和当堂作业等,以前教师会提前将图片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而现在我利用照片流共享就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进行有针对性有选择的欣赏。目前我是将五十台学生ipad终端统一设置为同样的账号,订阅教师账号所分享的内容即可,而学生也能将自己的作品共享到照片流中,为了作品更有秩序可以在照片流中新建班级文件夹。用了这样的形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没有闲人,作业速度较快的学生利用云共享,可以先在自己的终端上对其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下载他人作品到自己终端上进行重新编辑,而作者原有的作品不收影响;二是评价多元化,课堂口头评价的时间不是很充裕,学生可以在照片流中添加注释就可以发布自己的评价内容,教师也可以留言,这样做到了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三是欣赏无障碍,其他班的同学可以欣赏到任何一件作品;四是灵活性,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以随时删除进行再次修改上传,不留任何痕迹;还有很多优点等着我们去发现。上学期是利用班级邮箱的方式,当时觉得已经很便捷了,可现在我的课堂中作业递交基本以后者为主,因为它更具优势。同时课堂中我还会增设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搜索有效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然后全班交流共享,这样尝试后发现学生能在浩瀚的网络中捕捉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华。

最终他们一个个都自主的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也发现并共享了一些其他相关联的实用小软件。让学生在拿着ipad不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是能够去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并且学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一年中我对外开放了《分分合合》《会说话的手》两节课,并撰写了《鞋的联想》教案准备在下学期进行展示,在校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浪,席卷了很多老师的内心,隐约的感觉到大家对我那肯定的目光。我的录像课收获了常州市小学优秀精品课、江苏省第十一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课例大赛二等奖。近期江苏省教研室也邀请我去拍摄新版美术教材示范课并撰写多篇教学设计。这么多的荣誉都是我加入了这个学习的集体之后才拥有的,所以我特别想感谢这样的团队,在我体内注射了强有力的兴奋剂,使我迫不及待地向那渴望的目标进行冲刺。但在途中总有挫折总会怠慢,我在这学期只顾着在课堂中不断实践,却忘记了自我的反思与总结,所以形成不了强有力的文字资料,也没有好好充实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我接下来最先要改正的。

以上便是我对于本学期的总结,虽是总结但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已经在起点准备就绪,出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