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有效教学这个理念最早来自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纵观近十年文献,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也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比如孔企平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有三大目标:一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二是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三是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周平建教授又强调突出强调要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认为该精致的要精致。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该放手的要放手,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在行走的过程中强健“肌肉”,坚硬“骨骼”。由此可见,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标尺贯穿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很多环节和方面。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新教材对数学知识的呈现与旧知识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很多知识都以情境图的形式出现。数学情境图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单元情境图、例题情境图、习题情境图。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数学教材中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展了数学学习内容的外延,提高了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兴趣,也加深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所以情境图是教材资源的灵魂所在,是实现数学学习的目标的重要素材。

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小课题研究,能够对小学数学情景图有效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观点。通过与一线教师探讨小学数学情景图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对情景图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有效利用情景图教学生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