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转眼,我们就进入了寒气袭人的十二月,可是华润小学语文教师们学习的热情不减,依然让校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12日下午的语文教研活动上,4位老师分别聚焦绘本阅读和类文比较上了研究课,全体语文老师认真参与活动,让这个寒冬满溢着思考和收获。
绘本阅读:细节引领 方法指导
一(5)班的徐亮老师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选择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本充满情趣、形象可感的绘本故事。课堂上,徐老师着眼于培养孩子观察、朗读和想象说话的能力,并尝试着运用绘本教给孩子初步阅读图画书的方法。看图猜、看图说、看图做动作,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随着画面的铺开,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们融进了故事的角色中,挖掘出“爱心、努力、合作、分享”的深层内涵,并在快乐阅读的同时积累了三个口字旁的生字“吃、叼、吸”。
二年级的蒋燕萍老师执教的是绘本《逃家小兔》。在教学中,蒋老师将“爱”的主线贯穿始终,主要通过课件并结合有感情地讲故事创设爱的氛围;在分析故事时从图画的细节中寻找爱的踪迹;在读故事角色对话时理解爱的含义;在最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升华爱的情感。蒋老师还抓住 “如果……就……”的句式,层层推进,指导孩子观察图片,想象说话。孩子们从细节中充分体验到了妈妈真挚、无私、伟大的爱。
课后,低年段的老师们围绕“绘本中图画与文字关系的处理”进行了主题式评课。大家肯定了两位老师在绘本教学中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明白绘本阅读必须紧抓细节,图文结合。更从绘本的研究价值、绘本的教学方式、绘本的创作续编等多方面为上课老师们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类文研究:巧妙切入 有效阅读
“作业机?”“狮子头发乱?”“小蚱蜢摔了一跤,头上跌了个大青包。”这有趣的内容,逗得小龙娃们哈哈笑。让我们一起跟着三(3)班的陈老师“轻叩童诗的大门,走进有趣的写物诗”吧。陈老师从图片对比,引出“比”的概念,作为整节课的比较阅读的支点。在层层推进的阅读感悟中,小龙娃们体验到了童诗带来的愉悦的审美感受,共同探索了同主题童诗的一般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上的异同,并且还掌握了童诗的一些写作方法。最为精彩的是小龙娃的自主创编的儿童诗,充满无限的想象力。
房老师执教了类文比较阅读《走近中国古代神话》专题课。课上,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开天辟地》和《精卫填海》的共同特点,对中国神话构建了共性认知。房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咀嚼品味、朗读体验、熟读成诵,继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刚才所学的比较方法学习《夸父逐日》,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类文阅读的学习目标,提升了学生关注字词、概括大意、倾听评价的能力,让儿童与神话主人公心灵相遇,充分感受神话的神奇。课堂尾声,房老师建议学生课后阅读《后羿射日》和《女娲补天》,运用本课学习方法去探寻两个神话故事的异同点,真正做到了“教结构,用结构”。
围绕两节课,中高年段的老师们聚焦 “类文比较阅读的切入点及育人价值”开展了热烈的研讨。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两位老师都做到了:选择有类,饶有童趣;同中见异,品读写法;从仿到创,拓展思维,给我们许多启发。
多元课堂的呈现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期待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