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程标准与内容架构
发布时间:2019-01-0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何燕  

附1:《儿童诗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

1、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丰富的精神世界。陶冶高尚情操,使自己更纯洁、善良,更美好、灵性。

2、吸收经典诗歌的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诗歌的情怀,吸取人类优秀诗作的营养。

3、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以及诗歌的语言文字之美。

4、在诗歌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增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力。

5、能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童诗,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童诗。

6、背诵优秀诗文100篇,阅读经典诗歌总量不少于200首。

7、具有独立阅读诗作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够感悟诗歌所蕴藏的哲思。

8、学会写儿童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二、阶段目标

(一)阅读与积累

低年段(1—2年级

1、有对童诗的浓厚兴趣,喜欢阅读童诗,从中感受到阅读童诗的快乐。

2、阅读浅近的童话诗、故事诗,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的大意,初步形成对童诗的感受能力。

4、诵读经典童诗,展开想象,初步感受童诗的语言美。

5、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和新奇比喻,背诵优秀童诗30首,课外阅读童诗总量不少于60首。

6、初步接触多种诗歌的学习方式,并学会用一种方式阅读童诗。利用多元智慧,表达对童诗的感受(歌、舞、画、游戏)。

中年段(3—4年级

1、对儿童诗有敏感性,能主动收集、阅读、欣赏童诗。

2初步感知儿童诗的基本特点。

3、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选读优秀儿童诗,发现其中的语言节奏,语言韵律。

5、收藏喜欢的童诗,了解自己喜欢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6、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并表现童诗。

高年段(5—6年级

1、对儿童诗有自己的见解,能鉴赏儿童诗并能写赏析随笔。

2、关注社会和人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形成初步感知童诗内容、意象、意境的能力。

4、在阅读中揣摩童诗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童诗基本的表达方式。

5、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欣赏童诗的方式和角度。

(二)表达与运用

低年级

1、乐于用诗句表达周围的事物及想象中的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乐于在其它学科中用童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2、在写诗中有奇思妙想,善于运用童年原生态的语言来表达。

3、写诗时能正确体现的样式。

4、每学年能写出10首童诗,并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中年级

1、能用合适的童诗表达周围的事物及想象中的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各学科合适的教材内容,合适的课堂上运用童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2、在写诗中有独特的想象与表达,善于调整儿童原生态的语言并能用从阅读与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句式表达。

3、写诗时体现诗的样式,并运用多种样式。

4、每学年能写出18首童诗,并善于与他人交流、分享。

高年级

1、能用一组诗表达周围的事物及想象中的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能用组诗表现出自己的见闻及感受。

2、在写诗中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性,在不断的阅读与积累中让自己的语言有张力。

3、写诗时能选择合适的样式表达自己的内容,清楚一组诗之间的内在关联。

4、每学年能写出10组童诗,并能撰写自己诗篇的创作感言与他人分享。

   附2 儿童诗校本课程内容架构

 

年级

主题

研究内容

低年段

积累与感知

童诗是根磨牙棒

有趣的童谣

诵读儿歌童谣,积累语感,感受节奏

读读诗,识识字

在童诗中识字

绘本里的童诗

读绘本,诵童诗,赏画面,创作品

中年段

理解与感悟

“破译童诗密码”

丰富的内容

学习童话寓言儿童诗

学习“成长不烦恼”儿童生活儿童诗

学习“山青青水蓝蓝”自然主题儿童诗

有趣的形式

奇妙的图像诗

“绕啊绕”的儿童诗

“反反复复”的儿童诗

生动的表现

诗园里的百音盒聚焦拟声词

诗歌中的奇思妙想(聚焦想象

诗里的他们变“活”了(聚焦修辞

高年段

鉴赏与创新

我是作诗小达人

中外著名诗人作品

学习金波、王宜振、陈木城、林武宪、金子美玲、谢尔希尔弗斯坦、泰戈尔等诗人作品,赏析、感悟诗人风格

友情与梦想

学习主题类诗歌

生活中的哲理

学习哲理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