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读书目
1. 书目:《中国民间故事》
2. 选择原因:
①基于学情:二年级时候学生的阅读是以绘本和桥梁书为主,但是在下半学期的时候也已经初步接触过《中国神话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
②基于语言习得能力:就这本书来讲,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语言兴奋点,也能够平衡班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适合全班一起共读。
③基于对孩子的育人价值:民间故事是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等,故事赞扬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对于学生从小树立善恶观、敬畏感、羞耻心、正义感有一定的育人价值。
2. 共读目标
1.通过自读、与家人共读、与同伴共读等多种阅读组织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班级故事会、指示竞赛、民间故事手抄报制作等多种阅读交流形式,结合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等精读方式,进行阅读积累,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开展综合实践研究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故事中传达的一些古老朴素的道德观念,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
3. 共读方案
1. 共读时间:
①总时长:3个月
②具体共读时间安排:早读和夕会课进行故事会交流
安排1次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从人物、神话、传说等多种角度进行专项研究进行对归类阅读积累)
班队课:每月1-2次民间故事知识竞赛
2. 共读计划:
时间 | 组织形式 | 活动内容 | 课堂指导重点 | |
10月整个月 | 学生自读 班级故事会 | 每天自读一个故事 | 利用夕会课、早读课进行简单的故事交流 | |
11月上旬 | 班级共读故事1-15 | 民间故事知识竞答 |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内容 | |
11月下旬 | 班级共读故事16-30 课堂精读 | 民间故事知识竞答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在设计中) |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内容 针对某几个故事进行精读指导 | |
12月上旬 | 班级共读故事30-41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研究 | 民间故事知识竞答 成立研究小组,针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传说、神话等进行专项研究 |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内容 对人物描写、故事中的真善美、家恶臭等伦理道德进行关注和评价 | |
12月下旬 | 成果展示:民间故事手抄报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成果汇报 | 图文并茂展现阅读感受 汇报研究成果 | 手抄报交流阅读感悟 对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引导 |
4. 阅读评价
①故事会:老师和学生以10分为满分,从语言表达、故事讲述完整、演讲姿态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打分。
②知识竞赛:拟题竞答,百分制,分数前五名者评委当月“阅读小达人”
③综合实践研究:以小组为单位,组际间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形式和研究成果汇报进行评价打星。
手抄报制作:图文并茂,老师以5星为满分进行评价,五星者作品布置板报。
5. 成果展示
一节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
三份民间故事知识竞赛题
六个小组综合实践研究成果汇报
多份民间故事手抄报以板报的形式进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