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人体生命的基本关系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佚名    课题研究来源:网络    点击数:110    更新时间:2012-10-22

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决定因素时便将人类自身生产纳入物质生活生产的范畴。他们指出,纳入历史的第三种决定因素是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人类生命的生产。人类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生产(通过生殖)——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2]我们的体育,也是人的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对象、手段、方式和组织,主要是为了保持同自然界、同社会特殊方式联系的活动,既非生产劳动,也非精神生产活动,而是一种为了生命活动的特殊需求,主要是游戏而同自然界和社会保持的联系,特征是以运动动作作为手段进行的联系。

 

在自然条件很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命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物质和安全保障,受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保全生命,是生存。体育是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体育是个人向、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川树英男博士在其《体育原理》一书中说:在体育方面,首先要把人类是作为生命存在来认识,而且,还要理解这个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珍贵,也就是明确生命的尊严性,这是个最基本的问题。”[13]体育最首要的功绩就是使全民健康起来,去完善自身的生命。人类要避免衰退、避免灾难,人类要以爱和审美的情趣去关照和拥抱整个世界,首先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充沛的生命活力。人的体质是人的生命最根本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幸福和愉快的最本原的动力,它反映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水平,也反映着人的身体运动的水平;生命活动是身体活动的运动基础,反映着人的自然属性,身体运动又是生命运动得以充分发展的必然条件,相当程度地反映着人的社会属性,二者是统一的,体育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体现其价值所在,是人类有意识地优化生命的行为。

 

各种体育形式在实践中的共同特点,就是意识性、方向性、历史性、节奏性(波浪性)、适度性和多途径调节性,这些都来自于体育实践与人体有序状态的基本关系。[14]身心统一是人体生命有序状态的一个基本特点,由此决定了体育实践中的意识性。用进废退是人体生命有序状态发展和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性,它表现为体育的方向性。发生、发展、成熟和死亡是人体生命有序状态生命周期中的历史规律。针对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健身等方法及其效应不同,又存在着连续和积累效应,这是体育实践的历史性。新陈代谢是人体为了基本的生命运动,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使人体生命有序状态得到维持和发展。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健身,就是通过促进体内生理的涨落而有节奏地实现的,这是体育实践的节奏性(波浪性)。生命只有在合理的运动中,才能促进和发展其有序状态的稳定性。体育运动都是通过促进生理运动涨落来实现的,而过分的生理运动涨落,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也会损害有序状态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使身体由健康转为病态。涨落运动同整体稳定性相统一的规律决定了体育实践中的适应性。体育运动是通过对人体生命有序状态的自身发展的调节而起作用的。由于人体生物进化程度、身体调节极其高级,任何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和健身都可以使身体产生反应,我们应根据不同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训练、锻炼和健身方式。

课题研究录入:jxzyw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