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佚名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14-4-4

 信息技术组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4.3

地点

网管中心

参加对象

何静,王伟,吴苏媛

主持人

钱滢

活动

形式

理论学习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信息技术课关键能力认识和培养策略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            说一说信息技术课的关键能力有哪些?

何静: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王伟:合作交流能力、发布信息能力

吴苏媛:基本操作能力

钱滢: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围绕创新能力培养谈谈培养策略

钱: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低年级淡化理论思维,拓展想象空间;高年级张扬个性实践,尝试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为此我还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在讲授windows自带画图软件画小房子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我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

①图中的小房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呢?(学生会很容易讲出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房子的形状出来,让学生形成真实的表象)

②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子?(让学生从刚才的表象出发进行想象,创新,形成新的东西)

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的工具就是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教学软件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创造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

 

王: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总之,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教学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心理机制。一些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创新思维主要由以下

几种类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根据这些创新心理机制和特点来进行。

吴: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光完成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还远远不够,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关键在“用”,即用学过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在运用中进一步掌握操作的方法、技巧,在操作中获取信息,获取信息后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信息。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实现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还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首先应从教师创造性教学做起。其次要从学生的实践出发,要求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中、自己的身旁获得感性经验,从书本上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从而打开创造力的大门。

 

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最后上网进行搜索:

补充: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将成为可能。在传统的“授”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学”和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课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否则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无法进行。

 

 

               
 

填表人  钱滢       

课题研究录入:jxwy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