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学科
|
音乐
|
班级
|
二(4)班
|
人 数
|
42
|
课题
|
钟
|
教时
|
第一教时
|
执教
|
田碧霞
|
日期
|
2014.3.19
|
※ 教学目标:
1.学生听辨出“x-、xx xx”等简单节奏,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钟》。
2.学生能合作进行简单的二部声势、说唱练习,初步感受到声部间和谐统一的美。
3.学生能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 制定依据:
★ 内容分析:
《钟》的歌词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钟的功能。歌曲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节奏规整,一字一音,朗朗上口。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旋律完全相同,节奏上稍有变化,给人以明快、活泼之感,第三乐句略作发展。整首歌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这首歌曲是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以“时钟滴答”为题,引导学生通过对一组与时钟、时间有关的音乐作品的感受与体验,了解时间的珍贵及音乐表现形式的丰富,激发对音乐学习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因此在《钟》的教学中,通过听、念、唱、奏等练习巩固学生的节奏感和四分、八分、二分节奏,同时也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创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学生实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本校二(4)班的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用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技能、具有看着歌谱有节奏地读出歌词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同时这些差异也会在课堂上生成各种学习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特别关注他们,经常提醒他们,并利用小组学习,互帮互助的形式来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二(4)班的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活跃,碰到开放式的问题和活动会出现很多资源,这些资源有些是切题的,而有些是与所关注内容无关的想法,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甄别并加以利用从而推进下一步的学习。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常规积累,开放导入
|
1、提问:听一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提问:你可以将你所听到的声音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吗?(教师提示可以用动作或嘴巴来表现)
3、提问:现在屏幕上有两条节奏,你能够看着来读一读吗?
第一遍
提出要求:请你跟着老师响板打出的节奏看着图谱默念。
第二遍
提问:跟着响板的节奏读出声音来。怎么样读的更好听呢?“滴答滴答”时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当”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总结:这两条节奏模仿了不同钟的声音,第一条“滴答滴答”应该活泼跳跃一点。“当”应该稳重连贯一点。
3、二声部声势练习。
老师要将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读一条节奏,然后合起来试一试。
提出要求:轻快、高位置
|
学生进教室,等待上课。
学生可能会回答都是钟的声音,布谷鸟的声音,电话铃声等等。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
学生看着屏幕上的节奏跟着老师响板的节奏在心里默读。
学生用轻快、高位置的声音在老师响板的引领下读节奏
学生进行二声部声势练习
|
用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音乐的状态。
由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开放式的导入引出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
声势练习更好的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前期积累。
|
二、
整体感受,学唱歌曲
|
第一层次:整体感受
第一遍欣赏
提问:小朋友表演的真精彩!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听一听老师演唱的歌曲《钟》,听完了请你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从头到尾都是这样一种情绪吗?
第二遍欣赏
提问:再听一遍的时候你能设计与钟有关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吗?请你来试试看!
|
学生聆听老师范唱的歌曲,感受比较后回答歌曲的情绪。学生可能大都回答的是活泼欢快有弹性。在老师进一步的提示下回答出还有抒情优美的地方。
学生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表现的好的同学被老师请上台表演。
|
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为歌曲处理做好准备。
|
第二层次:歌词诵读
第一遍:默读
提出要求:请你看着节奏,跟着老师响板的节奏在心里默读。
第二遍:跟着响板的节奏读歌词
提出要求:会读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声音上扬,口齿清晰,嘴巴舌头稍微用力,老师示范。
|
学生默读歌词,建立恒拍感,熟悉歌曲节奏。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诵读歌词,达到声音上扬,口齿清晰等要求
|
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先认一认节奏再默读,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
第三层次:模唱歌曲旋律
第一遍:用“啦”模唱
提出要求:音准,声音位置。
第二遍: 听唱旋律,并出找相似乐句
提出要求:请你伸出手指跟着五线谱上高高低低的音符点一点,发现歌曲旋律相似的地方。
|
学生模唱歌曲旋律,在模唱的时候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找到旋律相似的乐句
|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帮助者、合作者,尽量让学生实践、体验,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资源解决出现的难点。
|
|
第四层次:接口学唱歌词
第一遍:听唱歌曲
第二遍:与老师接口唱
提出要求:这两句旋律是相同的,接下来老师唱前半句,后半句你来把歌词填进去。注意吐音咬字,声音位置,节奏。老师示范
第三遍:慢速的完整演唱
第四遍:原速跟钢琴演唱
|
学生与老师接口学唱歌词
学生自己将歌词填入演唱
如果唱错了,鼓励会唱的学生唱一唱。
男女生接口唱
学生完整跟琴演唱歌曲
学生跟钢琴原速演唱歌曲。
|
学生自主将歌词填入
|
三、
唱好歌曲
表现情绪
|
跟伴奏演唱歌曲
讨论演唱歌曲时使用的不同情绪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提问:刚刚老师和大家共同总结了,这首歌曲不同的情绪,第一二四句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第三句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哪些同学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试试看?
第一遍
提出要求:部分同学和老师跟着伴奏演唱
第二遍
提出要求:大家感受到了吗?一起来试一试!
第二遍
提问:边唱边听,老师又加入了什么?
|
学生可能会回答第一,二,四句旋律应该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三句应该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来示范。
部分学生跟老师一起来演唱歌曲
全班同学一起演唱。学生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
学生在唱的时候注意老师在歌曲里加入的声势伴奏。
|
学生在之前的歌曲学习中,得出歌曲有不同情绪,总结出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演不一样的情绪。
|
四、
合作表演
拓展创造
|
第一层次:为歌曲做声势伴奏
提出要求:加入这些声音真有意思,请小朋友一起来试试看,这边同学来演唱歌曲,这边同学声势伴奏。注意声势伴奏时声音的位置,节拍韵律感。
第二层次:用乐器为歌曲做声势伴奏
提问:刚刚小朋友是用嘴巴来伴奏的,请你想一想能不能用乐器来试一试呢?“滴答滴答”用什么乐器?
“当”用什么乐器?想一想什么乐器最合适。
提出要求:跟着歌曲录音,请你先来选择你最喜欢的乐器,空手试一试。
第三层次:三声部声势练习
提出要求:请这部分的小朋友演唱歌曲,这部分小朋友用嘴巴伴奏,这部分小朋友用自己喜欢乐器来伴奏,先来试一试。
第四层次:尝试创造性表演,钟表大合奏
提出要求:跟着伴奏,进行钟表大合唱表演。这一小队的小朋友拿着模仿“滴答滴答”声音的乐器,这一小队的小朋友拿着模仿“当”的乐器。这三对的小朋友站起来演唱歌曲,可以加上动作。这三对小朋友为歌曲做声势伴奏。一起来试一试吧。
第二遍时交换任务
|
学生分组做歌曲做二声部练习
学生可能会回答,响板,三角铁,双响筒之类的乐器。
学生空手跟着歌曲录音演奏乐器。
学生尝试分组做歌曲三声部声势练习。
学生进行创造性合作表演
|
教师鼓励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
五、
欣赏
总结延伸
|
一:欣赏《钟表大合唱》
提出要求:小朋友表演的钟表大合唱,把我们带到了德国老爷爷安图尔先生的钟表店里,这里有小闹钟、挂钟、大摆钟等各式各样的钟表。其实,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还有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的人们。有时,他们也会停下来安静地听听钟声。请你听这首《在钟表店里》,用请你用动作表现哪段音乐是工人在愉快的工作,哪段音乐是安安静静的听音乐?
提问:你可以将这首乐曲分为几段?每一段分别是什么样的情绪?
二:用乐器为不同的段落伴奏
提出要求:你能够将乐器加进乐曲里面吗?欢快的应该用刚刚我们练习的哪条节奏?请你试一试?抒情的应该用哪条?试一试?
三:小朋友真有音乐天赋,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与钟有关的音乐!
|
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
学生会回答,分成三段,第一段欢快活泼,第二段抒情优美,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又是欢快活泼的。
学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