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美术研讨课二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佚名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14-9-28 |
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教研活动二
-----宣梦婷老师执教《环境小设施》
一、 活动照片
二、活动教案
学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年级:四年级下(苏教版)
|
班级: 四(7)
|
学科:美术
|
课文: 环境小设施
|
教时:1
|
设计者:宣梦婷
|
日期: 6.9
|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小设施的定义,观察、了解环境小设施的造型和功能。
2、运用设计元素,进行添加和改变,设计出有自己想法的环境小设施。
3、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小设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环境小设施对学生进行有趣的教学和交流
,使学生对环境小设施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和功能,总结
设计小设施的设计元素,并运用这些元素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下来。
★学生实际:本课的学习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本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小设施,再进行自己的再创造,设计出有创意地设计小设施,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设计的意识。
教学重点:欣赏体会小设施的美,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磁条等
学生:绘画工具,作业纸
|
第一课时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第一环节:
猜谜导入
|
1、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小小木方站路旁,两边开着活门窗。要使街道干干净,果皮纸屑往里放,是什么吖?
2、垃圾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设施,有了它,我们周围的环境才会更加清洁,更加干净。这类为我们生活服务,为大家提供方便的,给它们一个统一的名字“环境小设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揭题)
|
生:垃圾桶
|
通过猜谜了解垃圾箱的功能,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小设施种类”做铺垫,使问题更有针对性,降低难度。
|
第二环节:
探索发现
|
1、根据刚刚我们看到的图片,再结合我们日常生活,谁来试着说说环境小设施有哪些呢?这也就是它的“种类”(板书)。
2、这么多的小设施有着不同的功能,我们很难取舍最喜欢哪一个,但是同样功能的小设施,我们就可以比一比啦。你更喜欢哪个呢?用手势“1”“2”告诉我。并且用1句话说说为什么。
总结: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更喜欢这些装饰过的、富有个性的小设施呢。这说明,小设施不仅有给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功能,更能美化生活。瞧,那一个个装饰过的小设施,凝聚了设计师们的智慧,是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我们设计师是如何美化这些小设施的呢?
3、(PPT播放)请你说说它们的创意,在生活中哪里找来的灵感呢?也就是设计的元素有哪些?(板书“设计元素”)同学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板书)食物、动物、生活用品、几何图形……
4、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设施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它具有更多的功能。(PPT,边播边解说)
5、这么多有个性的小设施,是不是摆放在任何地方都合适呢?原来,它们也有家,我们一起来给小设施找找家。请同学们“连连看”,连的时候你能说出理由就更棒啦!
★所以,在设计小设施时,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
|
椅子、邮箱、垃圾桶、公交站台、小卖部、小报亭……
学生欣赏图片,用手势告诉老师自己的选择。
学生欣赏、思考。
奶牛联想到牛奶,送奶箱。
电脑,电子邮件,信箱。
西瓜,水果,清凉的夏天,休息亭。
……
学生思考、回答。
|
归纳小设施的种类,同时明确小设施的概念,引出小设施的第一个功能:方便生活。
此环节设置让学生体验总结出小设施的第二个功能:美化环境的功能。
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体会小设施设计的精巧之处,同时总结归纳出设计方法,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
强调小设施的多元功能,为设计开拓思路。
“连连看”降低问题难度,增加趣味性,学生完全能够做出来,使他们更快理解“设计应与环境相呼应”这句话,也会自觉地运用到后面的设计中去。
|
第三环节:
示范
|
宣老师也想来设计一个环境小设施了,我来设计一把休息用的椅子。
①画的同时,请大家猜猜我用了什么设计元素?
②我还要一把遮阳伞挡住毒辣的太阳。
③椅子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还可以怎么放椅子?
④添上花边、条纹
⑤这个椅子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学生学习示范。
草帽。
游乐场。
|
在示范中,梳理并复习刚刚所学的知识点,也让学生明晰绘画步骤。
|
第四环节:
创作展示
|
1、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业要求:为我们可爱的家乡设计环境小设施。注意小设施们的地点、外形、功能。
2、常州这么大,宣老师特意为同学们选取了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地方:①每天都来的学校②刚刚春游过的恐龙园③古色古香的篦箕巷。
也可以自己添上背景,更可以不画这些背景,画你更熟悉更喜欢的环境,比如家门口,上学路上……
3、动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他班同学的设计。(简单评析)
4、我们的同学顿时有了好多想法呢,那就抓紧时间,快快开始吧。建议大家用勾线笔直接画
|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
学生完成作业
|
给学生选取代表性的场景,便于学生设计创作,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其他场景,再加上可用添画背景的方法,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
用实践巩固学习成果
|
第五环节
作业展评
|
1、张贴学生设计的小设施。说说你的创意设计,摆放在哪里,功能是什么?
2、展示有背景的作品
|
学生自评,师评
|
交流设计创意,取长补短。
|
第六环节
总结拓展
|
为了让小设施更美丽,我们可以运用刚刚学过的对比色和和谐色的知识,为我们的小设施添上绚丽的色彩,进一步装扮它们呢。
|
学生课后思考配色
|
将之前所学的色彩知识与本课联系起来,更熟练地掌握色彩的运用。
|
板书设计
|
环境小设施
种类:椅子、邮箱、垃圾桶、公交站台、小卖部、小报亭……
设计元素:食物、动物、生活用品、几何图形……
|
|
|
|
|
|
|
|
|
三、评课记录
周旭红:板书中图片有别于前面欣赏的小设施,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所,贴近现实,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让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说出原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观,并锻炼了他们大胆表述的能力,同时灌输了热爱家乡和爱护家乡环境的思想。
吴艳:生生在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发现了不足,而得到教师肯定的则更是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里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的重要,对于没有得到教师肯定或者没能展示作品的学生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并提出希望。点评既要覆盖全体,也要抓住重点,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既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也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争取以后创造出更有个性、更美观的作品。
张旭:可见我们学生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何将它更好的表现在作品中,他们缺少经验和步骤,这里让学生先自己想,然后同桌之间交流,最后老师示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示范很有必要,它既可以给学生更新的创作灵感,也可以使学生从中明白如何更容易地、更有条理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黄一平:本课学生是在本能、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绘画的。部分同学有好的创意想法,却缺乏表现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技巧指导上下了功夫。总的来说,从教学环节、学生情感调动、思维活跃程度、学生创意表现、作业展出情况来看,这节课可以说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谢依晨: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还是最后的课堂总结,再一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头尾贯穿,紧贴课题。
唐妍:教师提出了明确的作业要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尽情创作,自由发挥。
|
课题研究录入:jxwy 责任编辑:jxjmj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