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体现音乐的创造价值 2012年1月 单琰 | |
作者:jxccn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 更新时间:2012-10-22 | |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 案例1:欣赏歌曲《萤火虫》时,教师采用原唱者伊能静的版本,播放前教师提出欣赏要求:不发出声音,但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现所感受到的音乐。音乐响起,学生认真倾听歌曲,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把学生的独特表现记下来。有的学生闭目倾听;有的学生身体随着音乐轻轻晃动;有的学生边听边打拍子……听赏结束后教师选择一些有特点的表现,问问学生:你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说理由的过程就是这个学生自己的音乐感知方式,只要学生陈述的理由是围绕音乐的教师就给与肯定与鼓励。 评析: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特征,给人们理解音乐提供了想象、思考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案例1中,教师没有把问题放在听音乐前,而是只提出听的要求,这个要求的意义就在于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感知音乐的方式,只有在尊重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有创造性的方式,教师只是观察并忠实地记录下来,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大多数学生都会围绕所听的音乐去说,学生说出来的就是他所想象到的、所理解的音乐,这个时候教师给与肯定与鼓励的评价,会带给学生一种暗示、引导:即老师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音乐、想象音乐,听音乐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感知)音乐的方法与体系。 |
|
课题研究录入:jxccn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