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xxc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4 更新时间:2012-10-29 | |
让星空不再神秘 ----<看星座>教学设计与评析 常州市天宁区中山路小学 李波 常州市中山路117号 0519-855556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如何开展宇宙与天文学方面的教学方法与设计思路。以“看星座”为主要活动内容,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信息化媒体,借《模拟天文馆》软件的优势,向学生集中展现了高深莫测的星空中有趣的星座,使学生有效掌握基本的观星方法,激发观星兴趣,指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观察星座。 【关键词】探索宇宙 星座知识 科学课 教学设计 案例评析
《看星座》一课选自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单元。该课作为天文学知识的起始课,无疑有着统领全局,以小见大的地位。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利用这短短的一节课,教师要将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自身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步入更为广阔的天文世界。 提起星座,现代人很容易将它跟性格、命运等联系在一起。而对于现代的小学生,不可避免也会受到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科学课上的《看星座》如何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个人认为,关键有二:一要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设定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二要对知识内容进行筛选,并以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形成初步概念,产生浓厚兴趣。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了解恒星、星座概念;(2)了解四季常见星座名及辨认方法。 * 过程方法: (1)以北斗七星为参照物,认识大熊星座,寻找四季代表星座。 * 情感态度: (1)激发天文观测兴趣; (2)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星座; 难点:以北斗七星为参照物寻找其他星座。 *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看星空。 软件《Stellarium》①模拟演示动态星空,鼓励学生说出观察所得。 预设一(浅层认识):学生会提及夜空中有许多美丽的星星、星星数量非常多、星星有亮有暗等。 教师应对(1):揭示恒星概念:观察真仔细。这里的每一颗星星都是发光发热,巨大无比,很多都比太阳更大更亮。(出示恒星图片)像太阳这样体积巨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星都叫恒星,恒星可是一个大家族!仅银河系,就有大约2200亿颗这样的恒星,而太阳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位成员哦!(出示图片:银河系及太阳所处位置) 应对(2):揭示星等概念。天文学家按亮度给星星分了等级。举例:一等亮星 天狼星。 预设二(较深认识):星星之间的排列组合似乎有一定规律,有点像一个图形。 教师应对:了不起!你不光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更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你的想法与一些聪明的古人不谋而合,所以提出了“星座”这一概念。 评析:该部分活动设计意图有二:一是将太阳作为参照物来认识恒星与银河系,有助学生对恒星产生大小和数量上的概念,从而对整个宏观世界形成初步认识,也为后面引入星座的讨论打下埋伏。二是利用星空模拟软件,创设了一个有利的学习情境,为后面集中研究星座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聊星座。 (1)聚集话题:刚才一些同学提到了星座,什么是星座?(了解前概念) (2)让我们共同来追溯一下星座的来历吧。播放录像《星座起源与划分》。 (3)“Stellarium”出示十二星座范例。A、出示星星 B、出示星星之间连线 C、出示古人想象中星座的图形。D、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星座。 评析:聚焦话题部分很有必要。学生进入课堂前对星座的认识参差不齐,其中有正确的,也有谬误的。通过谈话,教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作出正确引导,纳入系统的知识范畴。 后面找自己的星座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发自本能的关注自身信息的倾向。教师一方面力求规避星座文化中不建康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善于积极挖掘利用有利因素。在古人给星座命名的过程中,星座排列方式与命名确实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掌握了这种联系,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星座大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命名规则,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辨认星座。教师这样的设计,正是借古人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动三:猜星座名称。 1、出示几组亮星,观察后将其连成一副图形,并为其命名。 2、出示古人连法及星座图,与学生相互印证。 评析:如果说刚才看古人如何给星座命名有点“纸上谈兵”,这部分就是“实战演练”了。为了降低难度,教师还特地设计了几个名称供学生选择匹配。这里星座的选择也是值得推敲的。教师安排的是较为具像的几个星座:飞马、天鹅、猎户、大熊、狮子等。
活动四:找星座。 1、星图研究。 (1)出示四幅星图(四季),比赛用最短的时间圈出刚才认识的星座; (2) 这四幅图表示在一年四季中,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所能观察到的星空。比较一下,每个季节呈现的星座都一样吗?(不同)有没有每个季节都出现的星座?(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在每个季节里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斗柄与斗口指向不同)。 (4)其他的星座也都有类似的变化吗?(学生会发现其他星座都围绕着北斗七星作圆周运动,季节不同,方位也不同。) 评析: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可以说学会看星图,看星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上,北斗七星的运转规律正是我国古人制定历法、明确节气的参照物。课堂上发现这个规律,要为课后的进一步观察服务。
(此四图分发给学生,电子白板上图片可局部放大) 2、参斗找星。 (1)教师示范:以斗口两星连线为单位一,向南延伸四倍远处找到小熊星座。 (2)练习:学生试用同样方法标出其他星座的方位与距离。 (3)强记:在一张图上按不同方位尽可能多地记住不同星座;(小组按方位分工) (4)竞答:小组抢答赛。师说星座名称,学生指出所处方位。(白板聚光灯功能) 评析:作为课堂拓展部分,这项活动十分具有挑战性。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游戏尤为投入。经过这样的几轮游戏,全体同学都会对常见星座的相对位置、大致距离有所了解。当然,看星座是一项需要长期观察与操练的技能。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要求一下子记住所有的星座显然不现实。不过在这短短四十分钟内,通过有效的教学呈现形式与紧凑合理的活动组织安排,达到了知识容量的最大化,也培养了动手先动脑的科学习惯。相信孩子们经过了这节课的丰富体验,一定不会再对现实生活中的星空无动于衷了!
注解: ①《Stellarium》软件为一款绿色免费软件,可通过yahoo、google等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索获得。另一款绿色软件《google earth》也可作为看星空的模拟演示软件。 |
|
课题研究录入:jxxc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