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晨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8 更新时间:2012-10-22 | |
情感适应价值:在运动过程中,人会产生与社会实际生活极为吻合的心理体验:勇敢与却懦、顽强与气馁、欢跃与沮丧、兴奋与压抑等等心理过程,在运动中都会发生,因此,运动的教育又具有了发展人的心理素质的情感教育价值。同时,在集体活动的运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竞争、尊重、对抗等人际关系的要素,因此,运动的教育还具有培养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 我翻阅书籍并在教学实践中仔细观察,通过不断地反思,对于体育学科的情感适应价值有些许感悟。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可是学校教育在“一切为了下一代”的光环曲解下过分保护孩子,以致孩子们极少接触到挫折与痛苦,过着悠哉的生活,这并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因此,我提倡运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这一情感体验,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实践: (一)设立门槛,形成情感冲击 体育技能的获得,都要经过反复的尝试和练习,才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一般体育项目都会设定考核标准,这是针对大多数同学的,这就是通往成功的“门槛”,但是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通过门槛的途径也有快有慢,因此,教师在设立门槛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的进行,不能太简单,又不能高不可攀。就如我就低年级进行跳绳教学时,有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几次过后就能连续进行跳绳练习了,但是有的学生却出了困难,这时,我就要针对学生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能连续跳10个的,我就要求能一次跳20个;而连不起来的同学我就要求他能连起来。但是一定要让他有一个能通过努力才能到达的目标,努力通向目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冲击,因为目标可以达到,所以学生就会有积极的去克服目标的信心;如果目标高不可攀,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他会觉得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别白费力气了。 策略:设立适宜目标,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通往成功的过程中磨练自己,形成情感冲击。 (二)逆境磨练,提升心理素质 一般很多教师在面临学生出现困境时,会立马给予巨大的帮助。我觉得这样做会错过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会有自己的方式去调节,只要这个目标是可行的,我们就应该大胆放手的让学生自己去面对,在这样的逆境中,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出路,这时就会出现心理的斗争,这正是心理素质磨练的过程,胜利了就会直接通向成功,不胜利也是一种成功,因为他的心理已经趋于强化。 策略:让学生处于逆境中,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调节,让学生在这种调节中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有效引导,改善调节能力 让学生经历过思想斗争之后,这时教师要善于仔细观察,留意始终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要在学生选择放弃之前给予有效地引导,不能让学生被困境打败,在这适当的时机,教师就要教会学生以另外不同的处理方式来面对困难。如跳绳教学,学生还是处在只能连续跳2个的阶段,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放弃用正规的跳绳动作进行练习,用一只手拿住绳子在一边双脚跳空绳双手配合摆动或者尝试跳过别人摆动的绳(方法很多都可进行尝试),进而再返回练习自摆自跳,不仅在方法上要进行引导,更要用鼓励的语言来进行心理的疏导,也可列举老师曾经遇到的困难的例子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困难不可怕,在于不放弃努力克服。 策略:适时地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授予其信心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调节。 (四)自我内化,铸成良好品质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之后,学生克服了当前的困难,教师就要要求学生面对之前的目标而努力,这时,学生又会面对挫折,一次挫折可以克服,就能迎战更多的挫折,从而形成良好的耐挫能力。 策略:在学生建立信心的基础上不断挑战挫折,从而形成良好品质。 体育学科在耐挫的培养方面有其积极的效果就是因为挫折的直接性和克服挫折后的强烈身体体验,但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是要经过循序渐进的长时间的不断地积累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而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
|
课题研究录入:jxzyw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