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xyyw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 更新时间:2012-10-23 | |
《美术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同时又指出,这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小学(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淡化课型,让孩子们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中去表现,去尝试、去探索。可以说,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中,没有绝对单一的课型,教师必须在设计每一次的美术学习活动时紧紧把握住?“情感”这条纽带,注重渗透性和综合性。 1.“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相互渗透和综合 “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设计应用”既强调形成创意,更注重活动的功能目的,但两者同属于外化的创造领域,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中紧密相连,学生往往会在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时进行天真的设计和想象,又会在有目的的设计和装饰时自由传递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2.“欣赏内化”和“外化创造”相互渗透和综合 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往往是在内化(欣赏评述)和外化(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合力下进行的,学生在进行外化表现和设计活动时,需要大量的素材资料与自己的内在表象整合;而在很多外化创作的美术活动中,仅仅是教材中有限的几幅范画,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外化创造前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欣赏大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等视觉素材。 典型案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制定依据、设计思想、教学过程) 动物朋友(二年级) 课型 设计应用综合活动 教学依据与策略: ·以动物教学为切入口,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自然过渡到人物教学,即“我和动物朋友”这一主题。 ·通过“以人物为主体”和“以动物为主体”这两种构图形式展开教学,使宽泛的主题得以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都想画、敢画、会画、能画。对小动物有极大的兴趣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后,增加了要保护动物的意识。我们不是为了教他们画动物,而是让学生怀着一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心情来画,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对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有趣的经历或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表现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情景。 ·难点: ①人与动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及如何在简单的构图中体现两者和谐亲密的关系。 ②能通过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电影《宠物侦探》片段、CAI·我和动物朋友、剪纸小红马。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教师事先将同学的上次作业做简单衬裱,贴于教室显著位置。上课时,教师对每一幅作品均给予充分肯定。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巩固动物的基本画法,知道将简单的椭圆形组合后“就可以画出动物。学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复习动物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3、播放《宠物侦探》片段,感受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观看精彩片段,激发创作欲望。 4、教师向同学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 学习与创作师生针对“我和动物朋友”这一课题展开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心突出明确,紧扣课题名称。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大胆想象。 教学内容之“我”的学习 ①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指的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个性中有那些动物的特点? ②教师介绍人物的绘画方法:用圆形画人的头部,用半圆形画人的身体,两种形状组合后,再任意添加 发型、表情、四肢,可以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人。点击课件中“我”字样,进一步巩固。 ③练习、学生在作业纸背面练习画人物,可以是画自己,也可以画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拉近我与动物的距离,回归爱心和童心世界。 用最简单的几何形讲解人物的各种造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会画。 充分开阔思路,画出“我”或“我”身边的其他人。 教学内容之“动物”的学习 ①师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掌,共同完成“对口令”游戏。教师问前半部分,同学迅速接后半部分,如: (师)呱呱呱呱——(生)青蛙叫—— ②师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戏。选出表演的同学上台,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挂图,模仿图中的动物,全班同学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③4~6人分组讨论,向同伴介绍与动物有关的人、事、物。 ④教师点击课件中的“动物”字样,学生观看由基本形演化而出的各种动物造型。用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做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肢体模仿动物的典型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上两环节从形声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用最简单的方法演绎动物的各种姿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想画、要画。 教学内容之“朋友”的学习 ①教师点击课件中“朋友”字样,全班同学欣赏一组表现人与动物在一起活动的摄影作品及名家名画。 ②利用前面环节在黑板上画好的人物与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并演示人与动物在一起的两种构图方式: *方式一:画面以人物为主,四周添加动物。 *方式二:画面以动物为主,背景添画人物。 观赏名家名作,提高审美能力。 由大师作品顺利过渡到此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主要介绍最基本的两种构图方式。 “我和动物朋友”的创作 在作业纸正反两面作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面,并用其中一种方式构图,将画面画完整,画出人与动物在一起友好共处的场面。此环节是本课的第三次练习。有前两次基础,作业更有把握,且有自我选择的空间。 ·展示与评价: 1、用文件夹将学生完成的作业装订成册,即成一本本画册,将画册内的作业在投影台上展示,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发表看法。学生有成就感,并在展示过程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 2、欣赏剪纸小红马和唐三彩立马等作品,让学生知道,动物是在我们的艺术与生活中是永恒的主题。除了画以外,还有各种艺术形式,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它们。玩具、学具、服饰、箱包等都有动物的形象。大家要与动物做朋友,共同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中。看赏各种以动物为主题的艺术品及日用品,让动物和人类更亲近。
|
|
课题研究录入:jxyyw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