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xyyw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9 更新时间:2012-10-23 | |
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视角,谈谈对本学科学科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的整体完善和创新的思考,或设计一个具体的学科活动 六年级学生的学业比较紧张,为了不加重他们的负担,我在开学初就开始制定“爱留母校”的系列活动,慢慢筹备起来。表面上只不过是一次画展,其实不然,其中还包括文化衫系列等活动,将课堂作业进行升华,成为绘画的主人,为毕业前“爱留母校”活动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对整个六年级学生宣布“爱留母校”画展事宜。 1、 作品形式根据个人特长,毛笔、硬笔、国画、水彩画、蜡笔画、版画等均可。 2、 绘画作品4开,国画作品在四尺开三之内(50*70cm);书法作品软硬笔均可,不超过六尺直幅对开。 3、 作品数量不限,择优展示。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姓名、班级、年龄等。 4、 征稿时间及地点 时间: 即日起至5月25日,地点:二号楼二楼音自美室 第二阶段:创作、收集。对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学科间的知识也是交叉渗透的,学会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比如在体育节上,孩子们穿着自己亲手绘制的汗衫来凸显班级的特色;在毕业典礼上,穿着洋溢自身个性的汗衫演出;比如在科技节上,我们一起来设计节徽等。 第三阶段:整理作品(挑选、评价、作品分类等。 第四阶段:筹划、装饰作品、布展(作品装帧、场地设计) 第五阶段:展览、组织参观 第六阶段: 1、各班级可以相互参观作品展,交流学习心得。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活动后期阶段的画展环节,学生要在组内先推选、评定出自己认为喜欢、满意的作品,这其中就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原本老师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环节,现在学生自己也同样能够独立完成。 结合以上思考或设计,谈谈最大化实现学科活动的育人价值的具体策略 对于六年级这种特殊的群体,要合理利用学生在校的时间,课外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和老师进行探讨。作品的创作不是一件易事,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注重优化 1.少而美 美术作品要尽量突破平庸,找到与美的结合点,真正使学生在作品创作后得到一番美的享受。如在《色彩的对比色和和谐色》的作业布置中,我就通过反复论证试验设计出了由八个块面组成的不同的风景画,且在上面标示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涂色作业,最后展出时,连学生自己也禁不住说“真美!好漂亮!”由于我的成功设计,学生不仅当堂课全部完成作业,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对自己的作业表示很满意。这里面的“少”是块面少(8个左右),课本上的范画有十七八个块面。“美”是把抽象变成具像(因为小学生对抽象的画还是不太能接受,相对而言具像比较容易接受)。从而使学生的作品“美”了,人也乐了,从而大大增强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少而精 有些美术作业,必须要多练,做到熟能生巧才能画好,但偏偏课程设置好了就那么几节课,不能大量练习。如《伏尔加河之歌》的作业要求是参照俄罗斯绘画的创作风格,用画笔表现风景和静物,我们知道,像列维坦和希什金的油画作品一是场面气势都非常阔,表现内容丰富,颜色上擅长在同类色(黄色系、深色系)里深耕细作。要参照书本上俄罗斯名家作品来完成作业,难度太大了,为此,我在不变动内容的前提下,做了些调整,突出讲解强调这些名家作品的同类色调的运用,然后对学生作业临摹的范本进行了重新选择, 最后从网络上寻找到了一张《白桦树》,画面构成就是少的可怜的几棵白桦树和一条小河,其黄绿色的色调在我的引导下又比较容易把握。这样不仅避免了大量表现丰富同类色所造成的作业时间紧的问题,还没有缩小所学的知识面,真正的做到了少而精。 3.少而趣 有些美术作品不仅耗时间而且作品效果平淡无味。如《我幽默,我快乐》的“官方”作业是请你借用影片中的三个和尚形象,发挥想像力画一幅或一组题为《三个和尚新编》的幽默温画,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想像力的,特别是这个想像力和漫画和连环画结合起来的时侯,那简直是令大部分学生头疼的。所以我决定二人合作画独幅漫画或四人合作画四幅连环漫画,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二人或四人在画画时更多的商量,这样会打破单个作画时的沉闷的僵局,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下,不知不觉的完成了漫画作业,这种集体协作时学生心情放松,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发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少而趣的乐学场面。事实证明,六年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美术作业方式。 三、注重个性 从表面现象看,作品的评价似乎对做好美术作品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深入研究一番,注重作品评价艺术,也同样能促进学生做好美术作业,下面几点就是我在深入实践后的美术作品评价经验。 1. 展评留给学生自信 在看到比较好的作品的时候,我会指手画脚的“鼓动”起来:大家看一下,这幅作品都像大师的画、这幅画的色彩是多么的“嫩”、我在你这个年纪时画不出你这幅画、我感觉你比上一次要好得多……最近,我更喜欢把学生中优秀的作品平放在大讲台上,然后从不同角度把这些美术作业狂拍,学生似乎也逐渐适应了我的欣赏形式的改变,但从学生自信的目光中和作业时的专注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我这种展评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越来越多,这不,这次画展中的作品大多都来自课堂作业呢…… 2.点评留给学生技巧 有时候会产生这种情况,你想把画画的技巧教给学生,学生要么学不像,要么学习动力不足。有一次,我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中看到一位学生的构图和造型很好,就及时表扬了他,没想到全后左右的学生都围了过来,争相观看该生的作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能在学生作业练习时适时流动点评一些有技巧特点的美术作品,无疑会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学生模仿学生的作品更容易促使他们轻松完成美术作品。 3.美评留给学生希望 每班总有那么一小撮学生的美术作品一般,你越是严格要求,他的表现就越差,甚至到最后不给你评价的机会,以致碰到这一类学生时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有感于此,我反其道而行之,给点好的成绩让他们“美”一下,他们就乐呵呵的,一阶段下来,他们作业积极性大增,作品的可看性也大大增强。有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前进的希望,所以激发出了内在的潜力,无形之中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质量。每当我踏进教室时,看到学生摆放的井然有序的美术材料时,我内心非常的高兴;每当看到在我精心的作业设计下,学生能快速又保证质量的完成美术作业,我的内心就无比自豪;每当看到一些“差生”的作业越画越好时,越画越带劲时,我像喝了蜜一样…… |
|
课题研究录入:jxyyw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