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终 杨茵雯对儿童写生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jxyyw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0    更新时间:2012-10-23

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视角,谈谈对本学科学科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的整体完善和创新的思考,或设计一个具体的学科活动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体验、描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所以倡导自主开发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大胆地将整合、开发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改进美术教学内容,科学整合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密切联系,从而保证了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整合,并使之均衡发展,保证“通过美术的教育”达到最高值。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自然,美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写生,写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结合日常的美术教学进行“儿童写生画”教学?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让儿童自己对生活的各种感受、体验在写生中画出来,创作出真实的、生动的儿童美术作品。在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以此为目标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写生能力这一主线,发挥孩子们的个性,用孩子独特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稚拙的笔触描绘生活,创造出一幅幅独具一格的好作品。

我们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写生画内容,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选用恰当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并正确评价学生作品,从而优化写生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在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增进了对写生的兴趣,使写生活动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让他们乐在其中的活动。

1.由简至繁、循序渐进

儿童写生的过程是一种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观察能力,我们安排写生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可以先选择一些体面结构明显的物体,例如:大型积木、桌椅等,这样可以使他们觉得入门有路,慢慢地再增加难度练习简单物体组合的写生、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等。遵循先少后多,先静后动的原则。当然在内容上尽量选择一些形式优美、视觉效果强烈、学生喜爱的物体,以激发学生的作画热情。

2.有序观察、讲究方法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写生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写生画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是完成一幅好作品的关键,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出好的写生作品。我们要教给孩子观察写生对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写生对象的外轮廓、形体结构及色彩关系,不断地启发学生一步一步的观察实物细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再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由粗略到细致有序地观察实物,准确把握最感人之处及细部特征。学生一旦学会用眼睛画画,那么无论是表现简单或者复杂的对象都变得容易了。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摸一摸、玩一玩写生物品,充分感知其特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触摸中对写生物品的形状和结构特征有一个深入具体的了解,为之后的写生做好准备。

2)讲究写生方法的教学。在认识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运用范画、步骤图,讲解分析作画等让学生掌握写生的方法。

结合以上思考或设计,谈谈最大化实现学科活动的育人价值的具体策略

结合以上思考,我在本学期的俱乐部教学中有了适当的调整。以前的俱乐部教学主要面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多少有些绘画的基础,其中部分学生在校外也参加绘画班的培训,所以普遍水平较高,而课堂中我只需为他们创设一个情景,或者分析一下比赛的题目要求,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创作。而这学期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的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最多只是简笔画的形式而已。所以在学期开始之际我先制定了两大目标,一则是培养他们绘画前学会先仔细观察,二则是引导学生从简笔画初步过渡到儿童画的绘画方式。

所以我组织着学生在校园里画栏杆,组织学生对照着实物画菠萝,让学生照着镜子画自己等等。最终在六月底我在中山校区举办了一次小型一年级画展,有平时的写生作品也有科幻画,更有平时的课堂作业,每位小作者除了写上名字还标上了拼音,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是一年级的小伙伴们,当画展展出的时候围满了人,我站在旁边注意观察了他们的对话。

“这是我们班的﹡﹡﹡,他画得可好啦,后来我按照他的画法之后,我也画得比以前好了。

“这幅画画得乱漂亮的,这是谁画的呀?”“这是我们班的﹡﹡﹡画,我们班的。

“这个人怎么没有涂颜色呀?不过挺漂亮的嘛。”“这个叫做黑白画。”

“咦?你们快看,她是直接在卡纸上画画的呀,我回家也要试试看。”

     ……

    诸如此类的话我听到了很多很多,原本在课堂上听不到的评价语言在这里一直荡漾在展出现场,显得特别的动听。其实有很多孩子在平时课堂中欣赏作品,和欣赏画展中作品的心态不一样,因为他们认为被展出的肯定是属于“画家”级别的小伙伴,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当这个“小画家”就是自己身边伙伴的时候,自身就有一股要立即迎头赶上之势。当然也有个别小朋友会不屑一顾的说,这个我也会,我觉得此时似乎激起了他内心之中想要竞争的意识,更有甚者,还有人主动到我面前申请要加入美术俱乐部,我便提出加入俱乐部的各项要求,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便会以这些要求来鞭笞自己不断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类似这样的展览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是一块小却不可缺少的里程碑。它寓意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代表着自己也拥有一片发挥力量的小宇宙,暗示着自己可以继续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对于大多数观赏的同学来说,它是一个目标一个灯塔,纵使距离甚远,但因为近在身边值得努力值得学习。

课题研究录入:jxyyw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