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科学组徐诚指教公开课《加热和冷却》教案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jxxc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5 更新时间:2012-10-23 |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学科
|
科 学
|
班级
|
四(7)
|
人数
|
51
|
课题
|
加热和冷却
|
教时
|
第3教时
|
执教
|
徐 诚
|
日期
|
2011.11.25
|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液体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2.能够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研究气体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
※制定依据:
★ 内容分析
《加热和冷却》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是一个实验密集的单元,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大胆想象等多项科学能力。本课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再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最后了解物体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基于教材,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研究物体加热和冷却以后形态的变化;第二课时研究固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的变化;本课时为第三课时,重点研究液体和气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的变化以及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整个活动体现了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过程。在备课和准备活动器材以及教学中,我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力争让学生都有动手动脑、亲历探究的机会。本课对学生要有几方面的提升:①知识方面的提升,要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液体、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②能力上的提升,能设计实验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研究。③生活应用方面的提升,能解释物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④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
★ 学生实际
本次教学使用的班级是四(7)班,该班的学生在平时的上课中表现出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有一定的科学常识,已经能够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容易的科学实验。就本课内容而言,学生在课前对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前面两课时的学习,第一课时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第二课时认识到固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但是自己设计实验还无法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给出有结构的材料,细心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设计完成实验,培养用科学原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水槽、大烧杯、4种液体(水、酒精、酱油、醋)、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皮筋、冷水、热水、平底烧瓶、气球、PPT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开放性导入
|
谈话:物体在加热和冷却以后,会有哪些变化?那么液体和气体呢?
|
温故知新,回忆并回答前面学过的内容
|
引出研究对象,明确目标,激发研究兴趣。
|
二、核心过程推进
|
(一)研究液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的变化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PPT出示问题:液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会有变化吗?会有怎样的变化?教师板书。
2.实验设计。
(1)PPT出示:
①如何加热和冷却?
②怎样观察液体体积的变化?
提示,液柱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我们要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呢?
分组讨论实验步骤后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步骤:
①做标记。
②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③取出烧瓶,重新标记。
④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⑤实验结束将器材放回原位。
3.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4种液体,每种3组)。
4.归纳总结。
学生汇报实验结论并归纳,教师板书。
得出结论:液体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缩小。
|
1.学生假设,同伴补充或者表达不同观点。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用酒精灯烧、用热水捂、用手捂。教师提出,两种方法都可以,哪种更简便呢?能够用热水的就不用火烧。)
3.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汇报交流。4组分别汇报。根据4种不同液体在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归纳出液体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缩小。
|
本活动重在归纳总结,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多种不同的液体都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总结出液体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同时关注学生利用教师给出的材料参与实验设计的能力。
|
(二)研究气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的变化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PPT出示:气体加热和冷却以后体积会有变化吗?会有什么变化?
2.设计实验。
提问:你觉得实验该如何去做呢?
分组讨论并记录。
3.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4.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气体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缩小。
|
1.学生假设,同伴补充或者表达不同观点。
2.分组讨论并将实验设计记录在记录纸上,学生拿记录纸上讲台交流实验设计。(2组学生汇报交流,一组用气球,一组用弯管)
汇报交流时突出3个问题:
①如何搜集气体并密封?②如何加热和冷却?
③如何判断气体体积发生变化?
3.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
本活动重在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
(三)总结归纳出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PPT出示: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
看板书固体、液体、气体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缩小归纳出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
三、拓展延伸
|
(一)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出示PPT,提问: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本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吗?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的?
(二)课后延伸
冬天旋紧的瓶盖会很难开,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
1.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说到温度计时阅读P23温度计的发明。)
2.思考后回答。
|
学生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板书
设计
|
加热和冷却
形态发生变化
加热 冷却
固体 膨胀 缩小
水 膨胀 缩小
醋 膨胀 缩小
体积发生变化 液体
酱油 膨胀 缩小
酒精 膨胀 缩小
气体 膨胀 缩小
绝大部分物体 热胀 冷缩
|
|
课题研究录入:jxxc 责任编辑:jxjmj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