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9科学组杨健执教公开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评课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jxxc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9    更新时间:2012-10-23

教学内容: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云和雾的模拟实验了解云、雾的形成原因。

2.通过雨的模拟实验了解雨的成因。

3.通过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

4.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蒸气会吸收热量。

5.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的条件。

6.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1、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1、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回答与观看

2、学生讨论汇报

1、整理和筛选

2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建立概念

一、研究云和雾的形成
1、提问: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云或雾?

2、教师指导实验:把一支冰棒(或温度大致相当于冰棒的物体)放在不冒热气的杯口,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和雾的形成,是因为温度的降低。

4、提问:自己设计实验,说明雨是怎样形成的?

5、教师引导总结:。

二、研究蒸发和沸腾

1、空气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用温度计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再测量水的温度,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瞬间,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会是多少?

3、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总是感觉凉丝丝的?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时,温度反而会下降呢?

4、水在烧开是能达到多少度?一直烧下去,会怎样呢?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出结论: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而且都要吸收热量。(应该)

三、研究水在什么条件下能结冰

1、提问:在什么条件下,水会结冰呢?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易拉罐中装上冰盐混合物,在试管里面装上一点儿水,插上温度计,在冰盐混合物中也插上一只温度计。

3、布置任务:你观察到两支温度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试管中的那支温度计的变化,记下当水结冰时温度。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1、学生猜测讨论、预测、汇报。

2、学生做实验、汇报。

3、注意实验安全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

2、云、雾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遇到低温形成的

3、水在常温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眼睛看不见的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巩固概念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

1、提问:水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做好指导。

明确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延伸作业

巩固、延伸

水结冰后会把盖着盖的玻璃瓶胀破吗?

 

 

           

板书: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温度变化曲线图(略)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评课

水众所周知,水对人们既有害又利,生命离不开水。学生对水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水的各种姿态在大自然中的展示。我和学生一起走进科学实验室,探究《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同学们通过欣赏教学图片,看到了大自然中美丽的水,想象出:美丽的云雾,高耸的冰川,流尚在山间的涓涓细流凝聚在荷叶上闪闪的露珠,悬挂在枝条上晶莹雾松……都是水多姿多彩的化身。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对水充满了好奇。那么如何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及条件呢?本节课我把握好三个步骤,一个难点(造雨.造霜.造雾),一个重点(水蒸发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在大自然中水可以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云......冰都是水的化身。它们是由空气中的许多看不见的水蒸气在加热和冷却后呈现出的形态变化。

指导学生造雨.造霜.造雾的实验过程中,把握好这一教学难点。通过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学生真切地看到水的多姿多彩的变化。进一步认识了水的蒸发和凝结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当学生好奇地提出:空气中的水来自哪里是时。我例举了人们晾晒衣服.河水蒸发等事例,学生了解了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水的蒸发现象。学生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掌握了一系列的科学知识。

 

在教学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我把握这一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再根据日常生活中以往经验,发挥想象。学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程度及周围的温度高低有关。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开阔了学生眼界,观察了水的变化和流动。认识到在自然界中的海洋和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特别是水的变化易拉罐中装上冰盐混合物,

 

 

课题研究录入:jxxc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