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xxc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3 更新时间:2012-10-23 | |
《有趣的食物链》评课 一、注重角色扮演,课堂中充满着情趣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间的关联复杂多样,连接纵横交错,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做大量的信息交流、分析推理的工作,需要较高的思维强度,这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困倦。而且本课知识性强,教材上也没有设计什么有趣的探究活动。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乏味。加上学生觉得这是非常简单的内容,思考也难以深入。这就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让他们愿意深入研究这个似乎枯燥、似乎简单的问题。所以本课采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非常投入于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全情投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固有的角色定位——人,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自然。让学生觉得研究的就是“我”,从“我”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得这些问题变得迫切,变得有现实性。它还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让学生在适应自己的新身份的同时感觉新鲜有趣。学生可以在玩的同时发现、理解生命间的联系、规律。他们的情绪很高,高涨的情绪对思维的运转是一种良性的刺激;由于活动的趣味性,他们更专注,因而观察、思考的效率会更高。 同时角色扮演还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代入感让学生感觉到这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扮演不同的生物真正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不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而是站在所扮演的生物的立场,最终能够站在整个生态环境的立场。每一次讨论的都是“我”怎么生存下去,怎么生存得更好,都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当他们体会到其他生物生存的艰难,体会到所有生物密不可分,就能重新定义人类角色。 二、穿插逆向思维,课堂中充满着智慧的挑战 老鼠是什么样的生物呢?繁殖力超强、适应性极佳,容易泛滥成灾,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因此不能让其大量存在。然后让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没有了讨厌的老鼠会怎么样?生态平衡会受到破坏。老鼠一定是有害的吗?这样一组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生物间没有绝对的对立,不能用单一的、绝对的眼光来看待生物间的相互联系,要学习用全面的、相对的、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它。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醒他们:反过来想一想。沿一条逆向的思维之路,去发现被忽视、被遮盖的现实。这样就有机渗透了辩证思维能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看问题不会绝对化;能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能看到反面,并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从而根据利害而取舍,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情感的投入,课堂中渗透着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情感提升。长期以来,人类沙文主义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即使是一些标榜自己是自然主义者的人,依然把自己看成是“高级动物”,因而有着高级的地位。即使是一些保护生态的行为,也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恰恰忽略了人类也不过是这个生物圈的一个元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中认识理解生物间的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命,正确对待自然。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准确地定位自己,不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培养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态度,培育了正确行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以往人类的行为,明确人类应有的行为。在充分认识自我和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行为范式外化为真正的行动。
|
|
课题研究录入:jxxc 责任编辑:jxjm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