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图谱教学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作者:jxccn    课题研究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14-3-19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图谱教学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常超男

【摘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具有不具象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音乐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音乐要素上。如: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和声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逻辑思维尚不成熟,音乐于他们,更多的是凭感性认识。常见音乐课堂上教师运用讲授法、情景创设、对比听辨、图谱等教学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图谱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听觉和视觉更形象地欣赏感受音乐。

关键词:听觉 视觉 图谱 音乐

一.图谱法和图谱教学

所谓图谱法即是用自己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如:用↗表示旋律线的向上走向,↘表示旋律线的向下走向,△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等。

所谓图谱教学即是用图谱法参与音乐教学,帮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欣赏感受音乐。这些图形的使用决定于孩子的喜好,用图谱法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他的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在使用图谱法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明白的图形或颜色来表示音乐,并要求能够解释自己的图形谱,在不断练习中锻炼学生的乐曲欣赏能力。

 

二.图谱教学的类型

目前看来,图谱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不可缺少的一种交流音乐的方式了。通过低年段一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把图谱教学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方框式

方框式即指一个实线方框表示一拍,一拍对应几个字就是节奏,虚线则代表半拍。如:

 

 

2.人头式

人头式是指五线谱式的图谱方式。笔者把五线谱的符头比作小朋友的头,两个八分音符就相当于两个小朋友共同举起一把尺,小朋友很喜欢这种比喻也很容易接受,看五线谱都显得那么带劲。如:

 

 

 

 

 

 


3.音高式

音高式就是指带卡通形象的小音符的高高低低组成了的图谱。如:

 

 

 

 

 

 

 

 

 


4.形状式

形状式即指不同形状表示音乐的不同要素。如点表示跳音,圆弧线表示连音。如:

 

 

 

 


三.图谱教学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图谱在不同的音乐教学中也会有不一样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市区范围按照新课标要求可以分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乐器(低年段打击乐器,中高年段竖笛或者口琴)教学,五线谱或简谱教学等。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图谱在笔者的音乐课堂中有下面这些优势:

(一)欣赏教学用图谱设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运用图谱教学能拓宽学生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方式。情境创设不仅只是在组织教学的环节,应该说课堂中处处都有情境的创设:比如在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歌曲、在音乐处理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有精心的处理,巧妙的设置。比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小树叶飘落的速度,形态图谱给学生树立一个对歌曲的完整深刻的印象。小蚂蚁搬米粒中图谱直观地表现小蚂蚁团结协作的状态。一年级下册中不同的物质形态来营造出铁匠波尔卡中打铁和烧铁的意境。  

(二)线谱教学用图谱引线谱

对于小学阶段只在音乐课学习音乐知识的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讲,五线谱的视唱歌谱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的扎实就成了低年级小朋友比较关键的两个方面,如何让小朋友对唱谱感兴趣呢?图谱法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形象的时上时下上引出五线谱的高高低低,五线谱和图谱对应着看,小朋友不再觉得看五线谱有多枯燥了,她们只会认为五线谱就是一种最好的图谱。如:

 

 

 

 

 

 

 

 


(三)歌唱教学用图谱带歌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它抽象难以捉摸。学唱歌曲过程中,学生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断连等演唱方面,经常难以达到歌曲的要求,有时做到了,一会又会忘记,需要老师的不时提醒。面对这样的困境,图谱教学可是帮了大忙。比如篇幅较短的《五月的夜晚》中保持音与非保持音,连音与断音,强与弱的对比都借用图谱帮助学生记忆并很快表现好。

四.实用图谱教学的有效性

有了图谱教学的以上优势,笔者就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图谱“大显身手”了,一年来,笔者尝试用图谱进行各项音乐教学活动有效推进,收获颇丰,接下来笔者就来介绍一下收获:

(一)利用图谱进行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是必要教学环节,但是在“听”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脑子“开小差”,教师很难让学生做到人到心到。如在欣赏《惊愕交响曲》的时候,笔者采用引导学生听音乐做动作,并激励学生听音乐画脚印,最终学生准确地听出了乐曲的乐句和有特点的音响效果。又如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分段欣赏时笔者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图谱进行选择,直观形象地感受出乐曲分成几个部分。

(二)利用图谱进行歌唱活动

图形谱是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将抽象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等等。如在学唱《闪烁的小星》时,学生非常熟悉这首歌曲,但是唱出歌曲的强弱,表现好歌曲的情绪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通过解释歌曲的含义激励学生自己画出要表现歌曲情绪的图谱,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整齐而动听的歌声。又如在学唱《小蚂蚁搬米粒》时,笔者在导入部分就引导学生根据图谱进行声势训练,甚至是两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如在学唱《五月的夜晚》时,笔者问跳音可以用怎样的符号表现,学生不约而同地答道用点来表示。

(三)利用图谱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

打击乐教学是低年段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但要想正确,整齐,有配合地表演打击乐,对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因此在活动中加入必要的图谱是很有必要的。如《圆圈舞》中给一段图谱让学生跟着节奏敲鼓,学生很容易掌握并能很快听出乐曲有几个乐句组成,这也足以证明了视觉带给听觉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

(四)利用图谱进行律动

律动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类审美兴趣,提高人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音乐活动中我们发现,音乐响起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如笔者听过的名师上的一节《打字机之歌》中,学生第一遍跟着音乐手舞足蹈,接着听音乐细节时名师就给了简单的图谱作为提示,学生一下就找到了律动的点,因此每次的律动都体现了图谱的有效可行。

图谱教学对笔者的教学来说很受用,由此笔者对展开音乐歌唱和欣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图谱的运用在整个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设计图谱、图谱的设计是否合理,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音乐都可以用图谱教学,也不是所有小学生都适应图谱,更不是所有图谱都适合小学生。这都需要智慧的音乐教师去选择使用,寻找图谱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儿童音乐》2011年第7

           《中国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课题研究录入:jxccn    责任编辑:jxjmj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