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六)
时 间 | 2016年6月 | 地 点 |
美术教室 | 活动形式 |
研讨会 | |
主持人 |
王芸君 | 应到人数 | 7 | 实到人数 |
7 | |
活动主题 |
《美术示范教学的研究过程2》 | 记录人 |
杨茵文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王芸君介绍课题研究的过程初步设想。 二、第二次集体讨论课题的研究过程。 三、讨论:研究的过程。 四、决议: 1.立足教学课堂,开展行动研究 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立足课堂阵地,在实验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有效示范”的实验研究。针对教学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心理、认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各类不同课型的美术课的特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确定美术课堂中学生美术作业创作的难点和疑点,明确教师有效示范的必要性和着力点,开展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重点围绕“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哪些有效的示范方法,解决学生的作业创作问题”“在美术课堂示范环节中教师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及“基于各类美术课堂的有效示范的时机与评价技术”展开研究。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研讨交流,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同时,课题组每位老师针对自己课堂示范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并逐步总结经验。 课题组成员自2015年5月以来,共执教了国家级公开课1级,省级公开课2节,市级公开课2节,区公开课3节,区级讲座1次,同时,我们还多次邀请了市美术教学骨干教师参与了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的探究”的沙龙活动。 2.组织阶段讨论,及时总结与调整 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阶段讨论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之中,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是先听研究课,然后学习相关的理论,最后进行评课评学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开展了“小学美术有效示范的探究”的主题沙龙活动,在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民主平等的研讨氛围中,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畅所欲言,争相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交流课题开展中的得与失,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及时修正与调整研究思路。 3.注重动态管理,保障课题推进 (1)组建研究团队 规范课题管理 我们主要选择了局小教育集团的三个校区及华罗庚实验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核心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和课题考核条例,使课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首先认真制定好阶段研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其次,有效地落实各个实施环节,积极开展各项研究活动。要求每次活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接着,抓课题研究的检查工作,坚持进行定期检查的交流,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最后,课题研究的总结工作,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必须针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认真的总结,开好总结分析会,了解研究中的得失,明确下一步的研究目标。这些措施有力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计划研究进程,实现分工合作 我们确定“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的探究”这一主题,紧扣新课程教学的实际,运用课题总体实施方法和各项研究内容相结合、理论探索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的课题研究思路,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分配任务到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各成员根据各自担任的主要任务,认真制定研究计划,落实研究进程,这样既明确分工,又实现通力合作,使课题研究活动按照开题报告设计的研究方案得到循序渐进的开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 我们通过“跟踪式”服务为主的动态管理,力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以经验为基础,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学习为保障,以实践为核心,以思考贯穿始终,使每一位老师真正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进而形成课题组优秀美术教师研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