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发布时间:2018-07-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黄妍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这一学期,黄妍老师在语文市评优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成员整理了不少优秀的组内案例。同时在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项研究中有重要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和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课堂都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都会设计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开放性问题。需要调动听说读写,甚至需要调动个人的体验、实践。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式样的问题呈现出很高的兴趣。

在2017年黄妍执教的《智能手机》为例:

主问题及目标

出现时机

推进片段

主问题设计:

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许多智能手机有关的内容,围绕智能手机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相对大家说的,四人小组合作,发表自己的观点,推选一位同学,整合组内同学的建议,发表一分钟演讲。

目标:结合生活内容及课堂所学内容,围绕主题,有层次地结合地整合信息。

学习完以智能手机为主题的非连续性材料之后

······

师:出示主问题,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听取任务的重点。

生:朗读

生:五分钟合作选择代言人、轮流发表观点、共同合作架构结构(教师巡视)

(教师给了学生5-6分钟时间)

师:你对智能手机有怎样的认识呢?哪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反应热烈,都迫不及待地上台展示)

生1:手机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对人们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出行时经常用到导航,即使去陌生的地方也不用担心迷路。但是我们也不能玩物丧志,成为手机的奴隶,每天只知道看手机,而忽略了和家人沟通,就像新闻中说的,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看着你,你在看手机。

师:他们的观点是什么?

生:手机是一把双刃剑。

师:在倾听的过程中,你听出来它整合了哪些素材吗?

生:新闻、事例。

师:除了这两方面的素材可以整合,还可以整合哪些角度的信息呢?哪个小组继续上来交流

······(连续三组学生交流)学生能汲取前一组学生的优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

······

课后课题组成员就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问题推进进行研讨。得出了一些启示和策略:

  1. 合作式的任务在课堂上很受学生欢迎。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比教师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这样的问题适合体验性强、交流性强的主题,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体验而体验。

  3. 在问题推进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体验时间,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耐心地等待,和合作方式的渗透指导都很重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