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期总结
发布时间:2017-08-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这一学期,主要以学习名师的优秀课例,交流学习,和自己研究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突破了写人类的文章。

写人叙事类:《少年王冕》、《小草与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鞋匠的儿子》

   写人叙事类文章是类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研究主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比较式的问题非常开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过宽的广度也让教师在教学的课堂推进中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以成员刘花老师执教的《小草大树》《轮椅上的霍金》教学片段为例:

主问题及目标

出现时机

推进片段

主问题设计:

比一比,同样是写人物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目标:认识课文题目的特点,初步了解拟题的技巧。

学习完两篇课文之后。

环节一:比较拟题。

······

师:学完这一课,我们再来看看这篇课文的题目,

师:如果是你,写了这篇文章后,会以什么为题?

生:勃朗特姐妹成功记

生: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

师:同学们的题目都涉及到了主要人物,另一篇写人的课文题目也涉及到了主要人物。

环节二:比较读题。

师:出示——轮椅上的霍金,指明朗读,捕捉学生的重音

师:和你们取的有什么不同。

生:轮椅上的强调了他是残疾人

小结:重音不同,强调的特点不同,取题目不仅强调人物,还强调了人物的特点。

环节三:比较文题。

两篇课文的内容相似,但是课题却不同。请比较两篇文章题目各自有什么优点?

生1:《小草和大树》这一文题引用了文中骚赛的话,与文章的内容有呼应。

生2:和我们日常写人文比较直白的拟题相比,更吸引人,也更能表现出勃朗特姐妹成名前和成名后的变化,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

生3:《轮椅上的霍金》更好地表现出了霍金身体的特殊性,能更突出霍金身残志坚的品质。

师:一个好的题目能更好地突显文章中心;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让题目更吸引人;题目可以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写人文题目的可以关注人物的特殊之处。

课后课题组成员就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问题推进进行研讨。得出了一些启示和策略:

1.开放的问题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前呈现,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1. 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有聚焦,不能随意被学生散点的回答牵着鼻子走,教师心中要始终以“目标”为教学聚焦点。

  2. 在教学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板块化的教学推进更被推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开放与聚焦相结合才能让开放更有向,更有序。

        在诸多的写人叙事文教学中,我们在推进开放性的问题时,都结合文章特点,选择一个内容作为课堂中突破的聚焦点。例如《少年王冕》教学中,突破认识人物的策略“听其言、观其行、悟其心”;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突破走进人物的“言外之意”。

     同时,在这学期,成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高羽佳老师获得了市语文基本功一等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