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重点学写生字“蔑”,理解词语“要挟”。
2.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学会“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3.学习文章的2—3自然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感悟詹天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心。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讲到高铁,谈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就叫—— 让我们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写他的名字——
让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读一读他的名字——
一、整体感知:抓住突出贡献表现人物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詹天佑。
2.课前,你们的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是预习的首要之责/运用工具书也是咱们预习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3.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文章写了詹天佑一件什么事吗?
4.人生为一大事来,詹天佑,一个人、一辈子、都和一项事业,一个工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缠绕在了一起。
出示资料:
5.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作者吗?
6.带着这个问题,咱们到文中去看一看,自由地大声地读读文章吧。
交流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你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第一”,第一就意味着……就意味着……就意味着……所以这样史无前例、开天辟地第一次的事情应该写一写吧。
你找到了“完全”这个词。“完全”说明了……说明了……所以这样有历史里程碑的事情应该拿来写一写吧
交流二: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多么“有力的回击”呀,帝国主义者再也……再也……这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应该拿来写一写吧。
交流三:学生自由说(困难、提前竣工等)
7.现在你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仅仅只写他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了吧?
二、精读,了解历史背景
渡:让我们一起回到修筑京张铁路的那段岁月中,让我们回到1905年,100多年前,那个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中国。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2—3小节,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都遇到了什么情况?
2.交流(师相机板书:阻挠、要挟、笑话)
(1)“阻挠”段落的教学
A.修筑京张铁路,是我们的家事,国事,帝国主义者为何阻挠?(落后就要挨打,它们置我们的主权和尊严与不顾)
B.更为可恶的是,这种争夺并没有很快就停止。帝国主义者——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C.一起读好这两句话,读出这份恃强凌弱,肆意妄为。
“要挟”
什么叫要挟?
修筑京张铁路,是我们的家事,国事,帝国主义者以何要挟?(没有人才,难以启动工程)
C.请一生读,这是帝国主义者一份险恶用心啊。
(3)“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是这样说的——出示
请一生读(注意,这家报纸是轻蔑地说地,大家看这个蔑字)
写“古汉字”,在古时候,蔑是这样写的——中间是个眼睛,上面是眉毛,下面右边是个人,当这个人接受死刑时他扬眉冷对。大家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中间的“四”是眼睛的意思,还要注意下面的一个点,大家书空一下。现在你知道轻蔑的意思了吗?
谁来读出这份轻蔑——
修筑京张铁路,是我们的家事,国事,帝国主义者缘何嘲笑?(山高势险,崖陡岭长,工程之艰,恐难完成)(这样的地势地形,现有的条件不足以攻坚克难啊)
读出这份工程之艰难,读出这份帝国主义者之轻蔑。
孩子们,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计划时,重重阻力席卷而来,怎一个难字了得。它难在要摆脱帝国主义的觊觎;难在我们缺少人才;更难在地势之险,工程之艰巨啊。让我们捧起书,一起读好文章的2—3两个小节。
4.读着,读着,我们就一起走进了当时的那段历史,当时的那段岁月。詹天佑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命,对他来说,这意味着——(大国的威仪 压力 民族责任感 身为炎黄子孙的使命与担当)
6.文章2—3小节尽管没有正面写到詹天佑,然后透过这侧面的叙述,我们分明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
对,这就是詹天佑那一份浓浓的爱国情,一颗沉沉的责任心哪!
三、感知,概括主要事件
1.那么,在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文章又写了哪些事例呢?请四人小组同学轮读4—6小节,读完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交流
第4小节:詹天佑……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把它浓缩成几个字儿。相机板书:勘测线路
第5小节:(提醒先找句子再浓缩成几个字儿)铁路要经过……工程最艰巨。板书:开凿隧道
第6小节:直接交流浓缩成哪几个字儿?板书:设计线路
3、总结:虽然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百般要挟、百般笑话,但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使得铁路提前四年竣工,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提前竣工、有力回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四、回顾感知:围绕文章中心选择材料
1.1905年,到1909年,四年不到的时间,1400多个日日夜夜,修筑了一条举世震惊的铁路。京张铁路默默无言,然而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它一定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比如:
█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不惜花费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在修筑过程中,帝国主义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工地附近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权贵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跟他们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谷,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2.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作者吗?
3.这又是为什么呢?
4.此时,你再去浏览文章的2—3小节,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5.那么,詹天佑到底是怎样完成修筑京张铁路这个艰巨的任务的?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反思: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作者用“你有什么想问问作者?”来引导学生将课文和补充的资料进行比较,揣摩作者的选材意图。在比较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同时,学生的角度又可以很多元,有学生是一个例子与课文的比较,有学生是几个例子之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