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申 报 评 审 书
学 科 分 类
课 题 名 称体育课堂规则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张 奎
责 任 单 位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5/05/19
拟 结 题 时 间___2017/10/01_________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填 表 说 明
1.请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除可以附页的内容外,请勿随意更改表格形式,尤其注意表格实际打印时不可破页。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原则上要求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邮政编码:213026
联系电话:86605516 电子邮件:tjujys@{域名已经过期}
网址:http://www.tnedu.com (天宁教育信息网)
5.数据表各项均不得缺填,以下为注意事项:
(1)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2)学科分类 例如:小学语文、小学体育……跨学科或不属于学科类的课题可以写“综合”。
(3)课题负责人 即主持人,系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和主持相同时段研究课题的,不得申请。限1人。
(4)拟结题时间 区级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两至三年。
(5)研究专长 例如:教育管理、小学语文教学……限填1项。
(6)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例如:**子课题组组长、组员……
(7)课题完成情况 例如:主持并已结题、主持但未结题、参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张奎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6年4月28日 |
||||
行政职务 |
总务主任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小学二级教师 |
研究 专长 |
体育教育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学位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联系电话 |
13776872327 |
||||||||
通讯地址 |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南路588号 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学 |
邮政编码 |
213003 |
||||||||
电子信箱 |
65074564@{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连主持人在内限10人,主持人不填入下表)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
|
|
|
|
|
发表或获奖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报刊或授奖部门 |
时间 |
||
重视认知目标、提高学生认知意识 |
常州市三等奖 |
2011. 1 |
|||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
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比赛二等奖 |
2012.10 |
|||
体育课堂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
江苏省杏坛杯论文比赛二等奖 |
2013.11 |
|||
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
江苏教育2013年第8期 |
2013.9 |
|||
体育课教案设计方法 |
中国学校体育 2010.9 |
2010.9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仍很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此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学习规则的建立乃至自身的素质、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体育课堂上利用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比赛等形式来帮助他们建立人生初期的规则意识是有效途径之一。 1. 课堂规则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课堂规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课堂规则基础之上,是在课堂规则的生成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的。 2.日常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行动过程;而运动是指人们身体内外部的生理动作,是人们行为过程在身体上的分散分解。行为具有目的目标,而人们的运动则是接受人们行为目的目标而动作。 3.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核心引领:本研究以课题中心组为核心,学习理论,明确概念,理清思路,把握方向,调控过程。 多层互动:围绕核心课题构成子课题多层研究网络,各层面根据自己的平台,选择适切内容展开探索。 分享智慧:每月一次中心组沙龙,每学期还将组织起各子课题的总结交流及开放交流活动等。
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文献查阅,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相关理论;②教师动员,聘请专家作反思性学习指导;③认真做好课题申请的前期准备工作。 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7年3月),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做好开题工作,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调查、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初步行动计划;②实施初步行动计划,2016年6月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制定第二步行动计划,并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然后进一步实施第二步行动计划。 总结推广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撰写结题报告;②召开结题研讨会;③做好成果的交流和分享工作。
本课题借鉴“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之相互依存、相互创生、同生共长,实现了相互滋养和双重更新。在探索和运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促进对已有研究成果和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并在推广过程中经受检验,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和深化已有的认识,生成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政策文本、理论文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充分利用纸质图书、电子文献的信息资源,认真研读有关论著、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述评和分析。 (2)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本研究将针对1至6年级不同学生、教师进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在施以研究变量后进行质性对比研究分析,从调查访问中了解学生对在数学交往方式、学习活动方式、思维评价等过程的现实水平,制定相应的不同年段学生能力养成序列体系。 (3)行动研究法 探索内容选择、交流设计、问题预设、回应反馈等环节,突出问题解决基础上对高质量“课堂交流”实现路径与方式的解决。从三个方面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转变,即学习方式从知识记忆向过程生长转变,交流方式从课堂独白向群体互动转变,互动方式从静态平铺向动态上升转变。 (4)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中,可以先以部分课型为主,也可以先以部分老师或学生为主,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由点及面,全方位课堂教学中交流对话的重构与实践探索活动。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微格处理并明确以下三个问题:静心倾听有助于学生交往互动品质的提升;互动式对话交流与资源捕捉的反馈回应能促进数学课堂交往品质提升;教师良好的提问、设计能力,学生序列的交往素养是实现高品质交往互动的基础。 (5)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中,召开经验总结会,通过经验总结,梳理前期研究成果和不足,进一步明晰后续的研究方向。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四、预期研究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五、评审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区级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