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安排研究重点、精心规划研究内容
发布时间:2016-11-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杰  

对于体育课教学实践的实效评价,必须细化到教学目标即促进学生体质所涵盖的各项指标上去。如上文所言,我们认为学生体质构成要素主要有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育水平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运动能力。因此,我们将影响体质水平的各要素划分为四大指标体系: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指标和能力指标。其中,形态指标主要着眼于外在体型以及身体组织情况,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要素;而功能指标则着重考虑心肺功能,含心率、血压、心血管运动情况等;身体指标集中表现在人体力量上,含力量、爆发力、悬垂力、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灵敏程度和协调状况特别是平衡性等,而这些分指标可以通过更小的单项指标测评得到;最后一项是能力指标,包含跑、跳和投的能力情况(如表1:体质指标体系)。

 

 

1 体质指标体系

体质指标体系

形态指标

身高

身体指标

力量:握力、背肌力、腹肌力等

体重

爆发力:纵跳、立定跳远

胸围

悬垂力:单杠屈臂悬垂

上臂围

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站立体前屈、俯卧仰体;反复横跨

坐高

耐力

身体组成:皮脂厚度、体脂比重、去脂体重等

平衡性:闭眼单足站立

功能指标

安静心率

能力指标

跑:快速跑,耐久跑等

血压

跳:急行跳远、摸高

肺功能

投:投实心球、掷垒球等

心血管运动

 

应该指出,这四大指标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其中每一项的变化都必然会导致其他项目的变好或是顿坏,它们共同决定了人体体质的强弱情况,因此我们在评价体育教学实践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体育课程各个项目内容之间的关联情况,还要求证这种关联综合合力是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还是变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