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体育实践课
发布时间:2016-04-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杰  
  1. 引言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理念及模式正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上其年龄所固有的好奇心强、爱玩、充满活力等的特点,小学体育课对于他们来说既能锻炼身体培养良好体质,又能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密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而随着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体育课已不仅仅只需要满足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了,而是要实现更加具有创新性、乐群性、知识性及挑战性的体育课。下文将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上好一堂小学体育实践课的方法进行探讨。

  1. 当前小学体育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过于注重学生兴趣而忽视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

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实践教学中的课程内容安排更多的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需要,而很少或甚至忽略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项目的设置,虽然根据学生兴趣来设置体育实践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过分的强调学生兴趣往往导致学生对体育基础项目的基本技能的缺乏。如田径等一些中长跑项目,因其单调枯燥且运动负荷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要求较高的特点,学生对其往往缺乏兴趣,而学校体育老师为了是体育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而去迎合学生的兴趣,然而,虽然田径等基础项目十分枯燥乏味,但是其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及协调身体各项机能等,还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精神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兴趣表面上看是顺应了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实质上上是对其的误读[1]

1.2课前准备活动单调无新意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体育实践教学的课前准备活动这一阶段存在普遍问题,主要有:内容老套、单调、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和趣味性,如准备活动采取围绕操场跑圈或是让学生做体操的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内容,或是即使有也是时间上有限制安排不合理,如有部分学校在课前准备活动中采取游戏的方式,游戏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点很好,但缺陷是对游戏产生的运动负荷控制不当,导致后面的体育实践课学生体力和精神不足。

1.3体育实践课对场地器材的设计脱离学校实际

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投入也不断加大,但很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其体育教学条件更加恶劣,然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没有顾及到所有地区的学校,其课程设计所要求的场地和体育器材很多学校都不能达到,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性别、年龄和心理等来进行。

1.4忽略体育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缺少体能训练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缺乏深刻理解甚至产生了误读情况,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身体动起来,达到出汗的效果就可以了,只要不出事随便让他们玩就可以了,教师对自身教学要求不高,学生更希望体育课变成兴趣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遭到忽视,必要的体能训练也是缺乏,如田径课、引体向上等体育项目的课时很少,学生缺少科学的体育训练,最终导致对体育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1. 上好一堂小学体育实践课的方法

2.1做好充分的课前装备工作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顺利高效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就是要充分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小学体育实践课也是如此,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备教材。要想教好课首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样去教?备教材就是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大纲,根据大纲去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课时计划以及设计教学过程,并准备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二是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定了解,备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该课时的学生人数、性别、年龄、心理特点等,以及学生已有的体育基础、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状况等;三是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准备。要想上好体育课,体育器材及场地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前要先把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体育器材准备好,然后检查场地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如出现坑洼情况影响教学要及时处理,以免教学中出现意外;四是培养学生体育模仿。榜样法在任何教学中使用都非常广泛,好的榜样既能帮助教师分担部分工作内容,又能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在课前有针对性的培养一些有体育潜能且对此有兴趣的学生模仿,如教授广播体操时,由学生模仿领操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

2.2做好充分的实践课课堂工作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是整个教学计划和安排的核心部分,要想做好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工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积极主动了,其主体性才能得到更好体现,因此,要上好一堂小学体育实践课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2.1体育实践课需要恰当好处的讲解和示范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否设计出独特有创造性、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是能否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要想让学生既能在快乐中学,又能学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一是动作示范法,体育实践课教学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而示范法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将体育动作直观的展现出来,能让学生直观地获得正确的体育动作,能十分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动作细节的把握;二是讲解法,讲解法是所有学科教学都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其是通过语言讲述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并结合肢体语言对部分动作细节进行解析的一种教学方法[3]。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具有非常高的效率,这里的讲解主要针对的是体育动作展示过程中教师对比较复杂的动作进行细节的解析,从而使学生更加顺利地习得动作技巧。如“单手投篮”的讲解,可抓住“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这几个动作进行解析,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2指导学生巩固练习

体育实践课顾名思义其十分重视实践性,即通过不断的体育动作的练习来达到巩固熟练技能的目的,一节体育课,大部分的时间也应该用在练习上,而教师也应该把握好学和练的安排,此外,学生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教师要在身旁给予纠正和指导,对于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或细节上的处理不当,要予以及时纠正并演示正确的动作,练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展示正确的动作[4]

  1. 结语

综上可知,要上好一堂小学体育实践课,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还要充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只有对课堂教学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才能高效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论行.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一堂体育实践课[J].经验交流,2013,(9):46-47.

[2]孙强.山东省中小学优质体育实践课叫徐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1,(1):70-75.

[3]贾绍飞.浅谈如何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60-162.

[4]陈景泉.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观察与思考,2014,(6):193-19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