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0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杰  

一、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认真实施新版体育课程标准(2011版)。

本学期,我组全员参与新课标(2011版)的学习,积极参与教研室举办的理论学习辅导报告,并在组内不定期举办体育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读书、思考、探索的氛围,提高了组内的教科研意识,《体育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及教学行为的转换》成为江苏省教科所重点资助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的促进下,我组教师已初步完成新课标(2011版)的理念转变和“新基础教育”的衔接转轨工作,成功在天宁区开展了“投掷类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及教学行为的转换”专题研究交流课。青年教师认真作好课后评析,写好每一点体会,这种积累使他们得到了成长,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欧园明、陆涛获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欧园明的论文《小学体育运动行为的育人内涵和实施策略之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虽然体育教研组的成绩不多,但我们体育组的全体成员一致拥有的是不服输的劲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全组教师都认识到只有学习、只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才能跟上我们的时代,才能为人之师。全组成员认为只有再度成为学生,不断提高德才等各方面的素质,尤其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增强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精神使教师不只有一桶水,而是有常流常新的活水,惟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二、 改革学校体育常规工作,倡导体育锻炼之风

教研组成功改革了大课间活方案,使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内容成为方案的主流,行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又为广大学生喜爱、容易掌握的活动方案,同时继续在队列、做操质量等方面作出思考,使大课间活动成为我校的一道风景,一个亮点。本年期,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一种游戏、掌握一种锻炼方法,使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园地。本学期我们成功举办了冬季小型体育竞赛,做到:项目开设上不仅多,而且在设置上,淡化竞技性,强调大众性,体现集体参与性,如在“跳长绳”的项目上,改变只有少数精英参加,大多数学生观望的局面,而是全班同学一个不少的全部参与,“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成了学生的信念,于是在课间、在课外活动上,到处都能看见学生体育锻炼的身影。这种做法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扩大参与面,把全民健身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三、 科学训练,展示局小名校风采。

通过不断调整,不断总结,我校本学期的竞赛可谓处处开花,全面结果。区田径比赛获A组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一名;区羽毛球比赛第一名称;从每一个项目的技术动作突破到每一天、每一个学生训练内容和训练量的安排,都凝聚的是教练员的心血。每一个比赛,对于体育教研组来说,都是共同的事情,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只要需要,我们全组成员都会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走到第一线,走到最需要的地方,因为,我们全组都认准了“既然选择了扬帆远航,也必定选择了风雨兼程”的工作信念。

四、 加强学习交流,树立名校教师形象

   体育教师不能再是以往传统观念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代表,新课程给体育教师带来了“生存危机”,体育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会跑、会跳、会打球的现状,而要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用丰厚的文化知识作底蕴,同时涉及英语、信息技术等领域,较出色的掌握新时期教育下的必备技能,形成内外兼备、一专多能的新时期的名校体育教师形象。在本学期中,我组教师有一人通过南体研究生入学考试,走进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身为教师,要时刻从代表学校的角度出发,展现名校风采。

五、 创设体育文化窗口,倡导校园文明体育气氛

在体育教研组的建议下,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校今年在创设体育文化方面,投入一

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学生在课余有更多的锻炼器材可供选择,大大丰富了校园体育生活。同时,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知识竞赛,从另一渠道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面。利用校升旗仪式的机会,季节性地进行体育知识、体育项目的宣传、动员讲座。利用班级黑板报的随意性强、影响广、更换及时的特点,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编写,传递相关的体育信息,在组织、编写、观看的过程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校美术组联合,让学生自己收集关于体育方面的资料,进行体育节海报的设计,使得体育精神在学生中交流和传递。通观本年度,我组在认真挖掘和创设体育文化窗口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 总结和反思本职工作,提高思想深度

首先要戒除浮躁的不良习惯,对自己要严要求、高标准。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广量大决

定了体育教师的坐不住的习惯、时间安排不过来和身体劳累的状况,对于一些文字案头工作,有时抱有不愿做的想法或马虎完成且做事虎头蛇尾的做法,造成了一些工作的误区、盲区,对此,我们应怀着积极的心态去完成每一件事情,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重视过程中的积累和好习惯的养成。其次要善于挤时间、利用时间做好积累工作。体育工作从早锻炼到早操,从每天的课务完成到放学之后的训练,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操场上度过的,剩余的时间也是零碎的、不成块的,因此,有些工作不是完成的很好,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加以利用,如及时在每次课后,记录课中的“得”、“失”、“疑”,尽管是三言两语、点滴体会,长此以往,我们会有厚积而薄发的一天。相信在各方面领导的支持下,在全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会朝着优秀班组的目标努力,使我局小体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