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春节与圣诞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性和共通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春节饮食文化和庆祝文化的交流,发现、比较、体验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懂得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热爱中国传统的节日。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当前正在逐步变淡的年味儿,有主动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各地春节习俗,能互相尊重和欣赏,同时能感受到不同习俗中的共同点,即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春节习俗,都蕴含着共同的心愿:关心、祝福、团圆、美好等
2.激发学生主动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
学生预习工作:
1. 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年的传统习俗
2. 与长辈交流交流春节习俗中有哪些讲究,比如吃年夜饭的讲究,领压岁钱的讲究等等。
3. 预习第12课《春节和圣诞》中关于“春节”这部分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渲染气氛,揭示课题
1.让我们先来感受一段视频?
这样的视频一出现,这样的音乐一响起,我们感受到什么了?
春节到了,快过年了
2.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春节,让我们一起来过新年。
二、谈春节民俗
1.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穿新衣服 热闹 压岁钱 团圆饭 放鞭炮 贴春联等
2.同学们可说了不少春节的风俗习惯呢,有谁知道春节前前后后持续多久啊?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里谈到了祭灶这个节,有谁了解?
学生谈对祭灶的认识,出示PPT。
可以说,小年这一天的祭灶,就意味着春节开始了。
3.春节这段时间里,除了二十三祭灶关外,在正月初一这天到来之前,人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交流 扫尘 贴春联 蒸馒头 守岁
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出示民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撅着屁股来作揖!”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民谣。
三、谈春节饮食文化
我们知道,说到春节,高潮就是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了。许许多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也都会在除夕前一天赶回家,为的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上一顿年夜饭。
1.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夜饭吃的是什么?知道吗?
吃饺子,其实啊,饺子还是很有文化讲究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年俗文化 吃饺子》
你明白了饺子的哪些文化?
学生交流
2.老师想问问,咱们班同学有多少家庭年夜饭吃的是饺子?
举手调查
那其他同学的年夜饭是怎样的呢?有没有一些文化讲究呢?
学生交流
3.春节期间,还有没有一些吃的有些讲究的?
蒸年糕 吃糖果 吃春卷
4.同学们,我们聊了这么多过年吃的,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啊?
过年吃的讲究谐音,讨个口彩,象征着吉祥如意。
三、聊春节,谈庆祝文化
1.过年,不仅要好吃的,还要好玩的。同学们过春节的时候会怎么庆祝呢?
放鞭炮放烟花 贴春联 剪窗花
2.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家里的庆祝方式,那你看见过别的庆祝活动吗?
挂灯笼,到元宵节的时候要挂灯笼猜灯谜
放孔明灯 放莲花灯
舞龙灯舞狮子
3.其实在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时候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看过了刚才的一段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交流:热闹 民间艺术表演 这样过春节很有意思
4.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深深的春节情。让我们看一段视频,看看其他国家的人们是怎么欢度春节的?
同学们看视频。
其他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学生交流
是啊,这样的春节,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啊!
四、策划我们的春节
1.同学们是不是这样过春节的呢?
学生交流
2. 同学们都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参与到每个家庭春节的过节活动中了。有没有什么好点子,能让我们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比不一样,更有意思,更有年味儿呢?
根据我们这张学习单,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我为春节作策划
春节习俗方面 | |
春节饮食方面 | |
春节庆祝活动方面 |
春节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里一颗灿烂的明珠,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春节文化,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在《新年好》的歌声中,来给大家提前拜个年吧。
老师示范 同学拜年。
附板书:
春节
饮食文化 庆祝文化
吃腊八粥 扫尘
蒸年糕 贴对联
元宵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