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学科活动序列设计与实施
年级 |
学科活动设计 |
学科活动实施 |
一年级 |
《三字经》诵读 |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诵读的形式推进 |
汉字的故事 |
教师查阅各种资料,寻找汉字背后的故事及演变的经过,拓展与这个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 |
|
朗读竞赛 |
开设图书角,引导学生阅读。 |
|
二年级 |
查字典比赛 |
“查字典比赛”,在学生学习查字典时开展的一项活动。 经常引导学生要勤查字典,课堂上指导学生怎样查,快速查,如何选择正确的字义。 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多查字典,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用拼音,多查字典写汉字,并定期评比出班级的“识字大王”。 |
我又认识了一些字 |
制作识字卡片、制作剪贴本 |
|
我眼中的春天 |
开展诵读活动 |
|
读故事,讲故事(寓言) |
立足于二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把好推荐关,向学生推荐一批好书,适合他们阅读,有助他们提高的书籍。 活动的指导,以课内阅读为抓手,以几篇带一组,指导学生怎样阅读这类的故事,从中到底可以撷取哪些阅读营业养。 教给学生方法,然后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准备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都有评价的机会,采用学生当“评委”,适时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
|
动画片展演(神话、历史传说故事) |
观看有关神话和历史故事类的动画片 |
|
三年级 |
课文朗读 |
制定学科活动规划 指导学生从现行教材中自主选择朗读内容。 以班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三、四年级教师作为评委全程参与。 |
专题读书会 |
《斑羚飞度》读书会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书会 《夏洛的网》读书会…… |
|
四年级 |
走近名人名著 |
孩子们制作名人的档案,学习名人的故事,拜读名人的著作,品味名人的思想。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研究坊,“走近苏轼”、“走近沈石溪”、“品三国”……每次活动学生都情趣盎然,学生文化底蕴也逐渐丰盈。 |
亲近《论语》 |
首先,每天都安排了“论语讲坛”的时间,老师、学生一起参与讲论语,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正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优秀的孩子新的学习空间。 其次,我们关注了“论语学习”和“生活资源”的整合,每两周安排一次“与孔子坐而论道”的交流空间,学生结合生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渐渐地,学生明晰了论语学习的现实意义。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总会出人意料地冒出一句论语,更有一些孩子在想象文章中道出了对孔子的认识。 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些美文故事,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
|
关注“三国” |
争当宣讲员。每日小故事,类型有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宣讲员,每人都要参与,提前准备,班级交流。 根据《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掀起品三国活动,搜集三国歇后语,成语,做三国小报等。有些学生喜欢玩三国人物卡,结合游戏引导学生认识三国人物。 |
|
五年级 |
亲近祖国传统文化
|
起初规划学科活动方案,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史记》和《上下五千年》两本书为本学期必读书目。 师生共读《史记》和《上下五千年》活动,选择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内容等进行全班的集体阅读。 结合相关内容,适当补充相关的古文让学生学习。举行讲《上下五千年》的小小故事会。又如:利用用夕会课等时间进行演讲比赛;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5分钟由学生进行“精彩一颗”的互动展示,开展每月读书班会…… |
感受智慧的美丽 |
阅读《读者》《智慧背囊》等杂志和书籍,背诵或感悟“轻轻的告诉你”等内容,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升学生表述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 设计布置各班教室的学习园地。它的内容丰富,有:故事推荐,美文诵读,好书推荐,名言积累,佳句欣赏,开心乐园……学生能从中欣赏美,创造美,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些栏目中的内 容有 老师推荐的,也有同学推荐的,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 |
|
六年级 |
新闻点点评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收听新闻、阅读报刊、每天新闻点点评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认识能力及鉴别水平。 |
漫画三国人物 |
结合第8课、第11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再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结合口语交际,开展“漫话三国英雄”“漫话唐僧师徒”的活动,让学生边看边思,对人物有自己独特的评鉴。 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看名著,了解时代背景,聊自己的感受,有些班级还配合做了摘抄和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