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前街小学形体课程》纲要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局前街小学形体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形体课程目标是通过基础知识与形体训练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形体训练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确立课程目标要以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需求和形体课程的特点和功能为依据。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芭蕾基本功、少儿基本体操、韵律舞蹈、有氧健美操的训练,结合基础知识和形体小游戏,塑造匀称形体、锻炼健康体魄、培养优雅仪态、形成优良品质的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过程。通过形体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  改善和纠正不良的身体形态,培养正确的姿态和优雅的举止;

2.  掌握和应用形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4.  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具体地:

1.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形体训练的态度和行为;

(2)运用科学的方法参与形体锻炼。

2.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形体练习的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形体基本技能;

(3)获得课外自我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基本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2)表现优雅的身体姿态和举止;

(3)具有关注形体和健康的意识。

4.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形体训练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规律;

(2)正确理解形体训练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形体知识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小学形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适应小学生年龄和性别特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练习形式应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效性、知识性和娱乐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兴趣爱好;能促进学生改善体形、增进健康。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减肥健身和形体训练的简单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形体文化素养、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形体训练介绍、身体各部位介绍

2. 二年级教学内容

   形体训练处方、瑜伽基础知识

(二)把杆练习

把杆练习是一种辅助身体形态训练的手段,使初学者能够更快地掌握身体平衡、基本姿态、控制能力和转体动作的稳定性,建立准确的肌肉感觉。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压腿、压肩

第二学期:擦地、小踢腿、起踵

2. 二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大踢腿、起踵、把杆正踢腿(考核)

第二学期:小吸腿、下蹲、划圈

(三)地面练习

垫上练习的内容是低姿势,身体多处部位支撑的基本动作。通过练习,能提高青少年的前庭分析器的平衡机能,训练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协调应变能力,增进骨骼系统的正常发育,增强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柔韧性。同时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坐姿、脚尖勾绷和旋转、双人压脚尖、双人压前屈、坐位体前屈(考核)

   第二学期:盘腿开胯、横叉侧压、点地控腿、跪姿后踢腿和后控腿、横叉(考核)

2. 二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弓步、纵叉、“小蜗牛”、“小蝴蝶飞得高”、跪姿下腰、纵叉前压和后压、腰部柔韧(考核)

第二学期:仰卧屈伸腿、身体变变变、仰卧腰腹部练习、顶桥(考核)

(四)站立练习

基本形态是指站姿、坐姿、走姿和芭蕾基本功练习,自古以来就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说法,由于人的基本形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训练可以改善斜肩、驼背、低头、斜视、内外八字脚、步伐拖沓等不良体态。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基本脚位、常用手位、站姿(考核)

第二学期:场地方位、常用手位、手腕变化、身体各部位组合律动

2. 二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芭蕾手型芭蕾手位组合、起踵站立、手臂波浪芭蕾手位(考核)

第二学期:擦地——移重心、足尖步、芭蕾行礼、芭蕾手位和脚位得变化组合(考核)

(五)韵律舞蹈练习

进行韵律舞蹈练习是促进美育教学的有效手段,可以发展肢体的柔韧性,协调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群,使形体匀称和谐,并且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逐渐形成挺拔的体态和优雅的举止。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舞蹈:《队列舞》、舞蹈:《向前冲》、任选一个集体舞(分小组考核)

2. 二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健美操基本步伐、健美操基本步伐自编的手部动作、健美操基本步伐组合(考核)

(六)广播操练习

广播操操对人体内脏器官和肌肉机能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科学的锻炼有益于促进身体发育和体质增强,有益于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明快动人的神韵和青春的活力。

1. 一年级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广播操、韵律操、广播操(考核)

(七)基础瑜伽练习

练习瑜伽可以减压,能消除焦躁和烦杂情绪,使人保持一种舒畅宁静的状态。通过瑜伽,能够使每一个细小关节,脊椎、肌肉、韧带和血管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其结果就是让你体态优雅,看上去很有气质。瑜伽还可以调节体重,维持饮食平衡。瑜伽能刺激内分泌系统,维持内分泌平衡。练瑜伽可以调节肠胃,改善饮食习惯。

1. 二年级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瑜伽完全呼吸法、拜日式双人瑜伽(亲子瑜伽)、自选3个连续动作(考核)

(八)形体小游戏(选修)

形体小游戏能克服学生好动和注意力分散的毛病,增强课堂学习气氛,使乏味、疲劳的训练活泼生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动作的质量,并能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

1. 一年级选修内容:

第一学期:站姿游戏:木头人、前屈游戏:摇小船、转肩游戏:炒黄豆炒蚕豆

第二学期:双人游戏:猜手指、小组游戏:乒乓球、集体游戏:听音乐传球

2. 二年级选修内容:

第一学期:手型游戏:手影戏、劈叉游戏:猜拳劈叉比远、小组游戏:报数接力

第二学期:顶桥游戏:钻山洞、爬行游戏:千足虫、双人游戏:扳手腕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可采用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教学内容简单易学时可采用全班教学,既节省大量时间,又可使全体学生快速掌握动作。分组练习时可按相同的水平分组,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做的最好,由此产生竞争性;或互补的水平分组,利用优秀生的示范作用感染其他学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观察和纠错的能力,改进动作姿态,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交往能力。在个别教学上,主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身体形态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标准,使其尽快改善不良体形和体态。

2.游戏、竞赛与教学内容结合

形体训练有大部分内容是专业性较强的基本功练习,虽然训练效果明显,但学生会感到枯燥和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的练习。为了克服学生的乏味心理,还必须把游戏、竞赛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或两人一组相互比一比,谁的腿压得直、踢得高、控得稳。或用形体游戏的形式克服学生好动和注意力分散的毛病,使之较长时间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自我体验优美的姿态感觉。

3.课内知识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分组创编练习,将课内所学知识、技术和课外创编结合起来,以满足了学生自主性需求。这样既促进动作的内化和泛化,又可提高自我创编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终身形体锻炼的意识。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指导他们在课外练习选修内容。选修内容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相同的练习动作,不同的练习难度;可以是相同的练习目的,不同的练习动作;可以是若干个已掌握的动作串联等等。选修内容避免机械的让全体学生复习相同的动作。使学生获得多种技能体验,并在体验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特长,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练习。

(1)教师要指导学生看图和观察示范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帮助和纠错,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3)教师要尽可能的多搞一些竞赛,如:小组赛、个人赛、合作赛、创新赛、挑战赛、争霸赛等,使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课外和校外作业,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与同伴合作的精神。

(5)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教学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2、 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形体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展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要加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条件

    小学开设形体课程,必须配备一定的硬件设施,以保证形体课程的开展和正常的教学。

1、专用形体训练房150平方米(以每班50人为例);

2、场地设施:地板或地毯、把杆、镜子;

3、音响设施: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功放、音箱、录音机、音像教材;

4、器材设施:体操鞋、体操垫、哑铃、短绳、艺术体操球、呼啦圈。

    此外,最关键的是学校必须具备专业的形体教师。如长期从事舞蹈、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很强的形体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懂得一定的形体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能根据各种类型的体形、体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形体教师,才能保证开展科学、系统的形体课程。

(四)教学时数分配 (单位:学时)

一年级每周1课时,全年约36课时。

基础知识

1

 

把杆练习

3

4

地面练习

4

4

站立练习

4

3

广播操

6

 

轻器械操

 

4

集体舞

 

3

   

18

18

 


二年级每周1课时,全年约36课时。

基础知识

 

2

把杆练习

4

3

地面练习

4

4

站立练习

4

4

健美操

4

 

作品欣赏

2

 

基础瑜伽

 

5

   

18

18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形体课作为校本课程,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定学生的形体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形体训练和积极参加形体活动的动力。

(一)评定内容与比例

对学生形体成绩进行评定,是评估形体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评定内容分为三项: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合作与创新精神。学习态度包括出勤、着装、课堂表现和进步程度。知识与技能就是各项考核内容的实际成绩。合作与创新精神包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大胆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创编能力

1、考核内容

见附表(4张)

2、评定内容的比例

       

学习态度

30%

25%

知识与技能

40%

35%

合作与创新精神

30%

40%

 

100%

100%

(二)评定方法

形体成绩采用定量评定和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定就是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考核成绩,定性评定是指学习态度和合作与创新精神。评价形式分为自我评定、相互评定和教师评定。自我评定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合作与创新精神进行评定。相互评定是学生对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态度、知识与技能、合作与创新精神进行评定。教师评定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程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并考虑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的情况,对学生的形体成绩进行总体评定,力求科学、合理、公正、客观、准确。

(三)评定标准

学习态度、合作与创新精神评定标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知识和技能的评定标准采用打分和等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考核时采用十分制进行打分,填写素质发展报告单时改为相应的的等级制,考核标准:9.0—10.0分为优、7.6—8.9分为良、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