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命教育>>生命遐想>>方案集锦>>文章内容
春蚕到死丝方尽
发布时间:2008-04-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马蕙  

一、“蚕姑娘”,我们真想了解你!

春天,二年级的孩子要学习一篇《蚕姑娘》的课文。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通过这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城市里的孩子对养蚕并不熟悉,甚至很陌生,没有感性体验。但养蚕这件新奇而有趣的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于是,老师就想带领学生开展了题为“蚕姑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亲历养蚕的全过程,观察蚕一生的变化,研究我国悠久的养蚕历史,了解养蚕文化、养蚕的新工艺等问题。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养蚕,产生对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增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开创美好生活的积极情感。从而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他们在活动中弥补实际体验的不足,自主地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蚕姑娘”,我们正在走近你!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许多人都喜爱艺术,因为它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课文很美,可它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而语言文字作为符号系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借助艺术,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活动变得更充实,更为生动活泼,更具有诗情画意。我想:应该让艺术走进语文综合性学习,使它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于是,就诞生了开展“蚕姑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方案

1学生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对蚕的样子和生长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时间:3月中旬)

2搜集和蚕有关的资料(时间:3月中旬~5月)

(1)了解有关蚕的传说。

(2)开展养蚕历史和养蚕文化的研究。

(3)搜集和蚕有关的名言、名句,诗歌、文章。

(4)了解丝绸之路、丝绸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5)欣赏芭蕾舞剧《丝路花雨》的剧照和VCD 碟片,了解和丝绸有关的故事。

(6)搜集养蚕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科学养蚕。

(7)了解丝绸的作用。

(8)了解各种丝绸面料。

(9)自从APLK会议在上海举行以后,唐装大量流行。搜集各式唐装的照片,了解中国的传统服饰……

3个人养蚕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养蚕,真正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写写观察小日记,画画蚕每个生长阶段的模样,为蚕记录成长的历程。(时间:清明前后~蚕结茧)

4参观考察:和新区的一个养蚕基地进行联系,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听有关讲座。(时间:四月份)

5进行丝绸碎片拼贴画大赛。(时间:五月份)

6学习课文。(时间:六月份)

7在六月中旬,蚕结茧之后,二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蚕姑娘”联合中队主题活动。

(1)展览各班汇编成册的小小资料库。

(2)展览图文并貌的观察小日记。

(3)展览拼贴画作品。

(4)讲讲有关蚕的传说。

(5)朗诵和蚕有关的诗歌

(6)欣赏芭蕾舞剧《丝路花雨》的精彩片段。

(7)举行唐装表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