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在新学期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开展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提升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律。
在学习活动中,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1、在新的学期中进一步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力争在本学科教学中形成自身的特点,不断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2、学习国内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探究式学习等),并恰当地运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学习我市新制定的学科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
(二)抓好常规教学工作,落实教学计划。
1、制定各年段的教学进度,并按此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2、认真总结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成果,反思教学过程,撰写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和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故事,参加市教研室征稿。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争取参加在2004年3月至5月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课活动。
4、建立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指导思想是:学生每年(或每学期)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的作品制作评价与参加等级考试的成绩相结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作综合评估。
5、协助其它学科进行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试验。
(三)做好2004年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
1月~3月组织学生参加2004年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根据文件要求争取做到全员参与,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训,以期推选出优秀作品在3月10日送交市教研室进行初赛作品评测。2004年5月至7月中旬组织复赛选手的培训活动,7月下旬组织参加江苏省举行的复赛活动。
(四)加强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建设
1、进一步学习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根据章程要求指导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工作。
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3、根据信息技术变化发展快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科教师的情况组织业务进修活动,全面提高业务素质。
4、在新学期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互相说课,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