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组织管理>>规划组织>>文章内容
2004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校长室在寒假开始前提出了下学期的学校工作思路。在这份计划中,校长室明确地提出了有关学校现代化教育工程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些要求,下学期的电教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学校软件资料库的建设,为教师广泛使用电教手段提供良好服务。一套良好的系统若要发挥它的最大效能,则必须有强大的软件建设作为保障。在这方面,我校以往较为薄弱一些。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从本学期开始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期望经过一到两年的建设,使我校的软件库建设在常州小学中居于领先地位。

1、整理我校现有的电教软件(包括从电教馆定购的和教师自己制作的),将这些软件按学科、年段、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将这些资料的目录及具体内容制作成页面的形式,通过校园网发送到各个计算机终端,使每位教师能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教学需要的软件,便于教师使用这些电教软件。使教师愿意用,并最终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然后慢慢养成自觉使用电教媒体的意识。

2、有计划地安排电教软件的定购,不断丰富学校素材库中的内容。针对教材不断变化的特点,光定购某门学科的配套软件越来越显得浪费和被动。所以从这学期开始,将通过电教馆采购一些共用资料,并时刻关注省电教馆和高校联合编制的素材库,一旦公开发行,就利用我校结余的电教教材款及时定购(有待校长室的认可)。

3、及时收集教师自己制作的软件,并专门设立“软件建设积极分子”的专门奖项,使之与学校的评先和年度考核挂钩,用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制作出更多的符合教学实际和学校实际的软件(有待校长室的认可)。教导处奖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统计,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通报。

二、加强校本培训力度,使教师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软件的制作。根据校长室的工作思路,本学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1、对教师进行投影片绘制的培训。一度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幻灯投影已经过时。其实投影教学现在仍可与录像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而且在今后的几十年内,投影媒体还有这旺盛的生命力。德国五十多年前就开始使用幻灯投影上课了,现在德国的各类学校均安装了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视听设备系统,但是幻灯投影并没有“退役”,还在大量的使用,并起着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本学期首先进行投影片制作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制作投影片的基本技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评选和收集整理。(培训将使用武进师范学校省电教课题研究成果集《投影片制作法》一书。)

2、进行课件制作培训,争取在下学期开学时,学校5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简单的课件。(培训计划另附)

三、加强计算机课程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信息技术教育在国家即将颁布的新的课程计划中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为了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市里始终保持优势,准备利用我校的人才优势尽早进行研究,以抢占信息技术教育的制高点。

通过召开电教组成员会议,让每一位成员明确学校这一学期的电教工作思路,并让他们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及时捕捉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动态,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制定本人的学期研究计划。本学期主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设置、活动方式的创新的途径。学期结束时要求每一位成员写出一份较有质量的论文,并积极向有关杂志投稿。

四、充分挖掘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功能,为育人开创新的途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如只能服务于课堂,而不能服务于学校德育工作,这未免是一种遗憾,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的浪费。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其实,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那么让学生自办电视节目则可以让学生从更大的空间内进行锻炼,而在这锻炼过程中所迸发得不真是创新的火花吗?所以我认为本学期应该在校园电视台的筹建上花些功夫,花些财力,让校园电视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另一片沃土。如有可能,成立一个校园电视台的采编组、摄录组、制作组,一方面可以使校园电视台真正活跃在局小的校园中,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一批有特长的学生。而这一些小组又都可以纳入语文学科活动和美术学科活动的范畴之中。争取在这学期中播放一次我校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如果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质量,就联系市电视台,有可能的话将我校自己制作的节目安排到市级电视台播放。一旦这一梦想成真,那宣传效应将是其它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应和市有线电视台联系,抓紧办理有线电视进校事宜。使校园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发挥最大效能。一旦有线电视进入校园,则可以在中午播放新闻、知识性专题节目,也可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录制有关节目,编制有关教学用素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