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组织管理>>规划组织>>文章内容
2003学年第一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学校对电教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根据校长室这学期的工作计划,电教组经过商议之后,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为教育教学服务。随着装备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使教师能自如地运用现代化的装备来提高办公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认真对待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问题。本学期拟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师的培训:

1、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学习有关理论,不断提升自己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理解,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全校的教育现代化技术装备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要看学校电教组成员的带头和促进作用发挥得如何。本学期要求电教组成员认真学习《江苏电化教育》杂志,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的优势,从网上获得有关这方面的最新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在此基础上,电教组成员必须每月为教师提供一次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的实用讲座,让每位教师在点点滴滴的学习中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所有的现代化教育技术都能发挥最大的效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2、增强教师的防病毒意识,以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的构建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很多教师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间体会到了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便利,但同时由于教师运用网络的频繁,学校网络中经常出现病毒侵扰的现象,影响了教师正常使用网络资源。本学期除了加强网络管理之外,也要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机会,向广大教师宣传网络安全的有关知识,让每位教师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防范网络病毒的能力,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积极宣传网络对于新时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营造研究气氛。学校制定了“十五课题计划”——《在小学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人格》。而我们思考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促使学生的创新性人格的形成发展,因为网络为他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和时间。为此,电教组准备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即使分发倒每位教师手中,使教师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资料获得对网络教学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教师的实验意识,为学校今后五年的网络教学探索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4、加强资源库的建设力度,完善学校的信息资源构成。对于学校而言,信息库的建设有两难性:一方面在网络中以存在大量的资源信息,如果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资源库建设,势必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又提出了这么一个现实的要求。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是建设资源库的首要考虑问题。为此,我们准备和教研组、课题组成员沟通,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分析现有网络资源着手,去发现现有网络资源库的遗漏点,学校的资源库建设作为网络现有资源的有效补充:构建语文教学资源库(因为现有的网络资源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资料,但大多是针对中学的语文小学的。);构建教科研资料库(学校的十五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资料,包括教师搜集的文献资料,撰写的课题方案、论文等。要加强学校各课题组的沟通,运用网络是最好的选择。);构建“三辰影像资料库”,丰富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料。

5、积极筹建校园电视台,使校园电视台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地和舞台。本学期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向校长室提出设备的进一步采购意向和要求,以满足电视台节目录制和编辑需要;②大队部广泛发动,向学生征集电视台的台标和台徽,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当家作主,办好自己的电视台;③组建学生采访组、编辑组、播音组,成里活动小组,积极培训学生后备人才,为电视台的开播奠定人才基础;④和市有关媒体联系,邀请一部分记者到校讲座,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6、配合省市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继续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本学期在暑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评比和展示活动。一方面检验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此次机会,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自制课件的内容,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强大的软件支撑。

7、探索网络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本学期鼓励各科教师利用机房地闲暇时间,带领学生进入机房上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的时空,为学校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奠定一定的使劲基础和经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学期,学校将及时和市有线电视台联系,将校元闭路电视系统和室有线电视网连接,将计算机和市有线电视宽带网接通,级机构建网络教学的技术雏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