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绘本为载体的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文章学云陈岱昕凌玉芳
[摘要]设计并实施了以绘本为载体的4个大主题9个次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效果表明:1.学生跟随绘本故事的前进或主人公的成长获得心理成长;2.学生从优秀绘本中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熏陶:3.参与实践的班主任改变了与学生互动沟通的方式。在细化绘本选择和处理、加强班主任心理培训以及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加强改进。
[关键词]小学绘本心理辅导活动课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 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从2012年11月至
足的发展,但在小学阶段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2013年12月,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发现,绘本为载
比如课时缺乏、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等,尤其突出 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既调动了班主任在小学生班级
的是心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然而,小学不乏发 心理辅导中的积极作用,又拓展了小学心理辅导活
挥心育功能的班主任。钟志农曾提出:“在相当长的 动课的内容与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时期内,心育活动课的实践要靠许多非专业的班主
任‘扛起大梁”’[1]o因此,如何发挥这部分班主任在 一、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含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作用,是小学心理工作者 义与特点
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遵循心
同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法,引入优秀绘本
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以游戏、活动等体 为教学载体,将绘本故事走向或绘本主角的心理成
验眭设计为主,然而,只是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对 长作为教学主线,根据读书治疗的步骤(回忆和摘要
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心理学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教 故事、确认主角的感觉、确认自己与主角的状况、探
学任务较重的教师来说,无论是开发设计还是课堂 寻结果、归纳结论等)将主线切割成导入绘本一共读
驾驭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寻一种既符合小学 绘本一内化绘本三部分,加入提问、小组活动、心理
生思维水平,又更具操作性、普适性的载体,也是小 游戏、讨论等活泼的形式,在动静结合中完成心理辅
学心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导,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本研究者与浦东新区某小 第一,以绘本故事的走向或绘本主角的心理成
学4名教师(其中3名班主任,1名为持有国家二级 长作为课的主线,融入多样化活动,动静结合达到心
心理证书的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研究小组,探索了 理辅导的功能。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