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的孩子叙事能力为何强》
发布时间:2016-12-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吴念阳  

儿童读书的时候,一般会把自己投射为书中的正面人物,比如读《图书馆狮子》的时候,他们自然地就倾向于麦小姐,憎恨马丁先生;读完《长大做个好爷爷》,会有孩子由衷地自言自语:“我长大要做个好奶奶。”

这种不由自主说出来的话,就是小读者对角色的认同,对故事主题的感悟。这种认同熏陶了他们的审美倾向、培养了他们的价值观。那些走歪了人生之路的孩子,有多少是因为智力不足呢?——都是因为价值观、审美倾向出了问题。

为什么要家长反复讲同一个故事?

就语言能力来说,能一句一句地复述以及能完整地复述故事,这两种活动在能力的要求上是不同的。就像我们学外语的时候,先会给句子的某个成分填空,接着会说句子,然后会说一个段落,最后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们成人看故事,希望知道故事情节,但是儿童听故事最重要的是输入符合语法的母语句子,这不是听几遍就能解决的。所以低幼儿童喜欢反复听熟悉的故事,因为听熟悉的故事他们有预见力,参与感强。等到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自由复述、自由对话了,他们就自然会追求故事的新异性了。到那时,他自己看书也就水到渠成了。

图画书对识字的孩子是不是太简单了?

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你推荐给我的都是有画面的书,太幼稚了。还有小学语文教师对带小朋友读绘本的志愿者们说,你们带来的书字太少了,我平常不允许他们读这种书,我要求他们到图书馆借阅字多的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