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一、研究目标

1、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习和研讨,进一步完善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价值理念、目标体系和育人价值的呈现的维度和内容,为教学设计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提供依据。

2、以具体整体的主题单元的教学为切入点,探索学科育人价值观的转变经过了主体精神在学科中的具体化、全面化、时序化和能级化,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有机的立体价值观系统。通过深化与敞开的过程,自主选择尝试开放教学、激活教学系统、课型研究专题化、教学结构化等策略,达成研究目标。

3、以具体整体的主题单元的教学为切入点,重点进行课型研究。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有自己的实施逻辑,学科教师如何对学科知识技能逻辑和过程逻辑进行整体把握?如何进行课型的确立?如何明确该课型的育人价值?如何处理好单元教学各课型的搭配,并设计系列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何采用系列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形成该课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程序、步骤等等。

4、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视角出发,创新和完善校园吉尼斯、冬季小型体育竞赛和大课间等活动的整合设计,从学科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等维度,多途径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育人资源的最大化。

二、主要工作

1、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育人价值的挖掘”的专题研讨,进一步完善小学综合学科教学价值理念、目标体系和育人价值的呈现的维度和内容。(责任人:张勇卫)——成果形式:文本

2、选择一至两个主题,利用集体备课进行整体设计的研究,一是采用自主选择年级进行设计和教学,重点进行该类教材的具体育人价值的挖掘和教学行为转换策略的研究;二是在此类教材中进行课型研究的初步探索(责任人:张洁及每位教师)——成果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具体价值文本

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制定好研究行事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相应学习和研讨活动,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法与任务。(责任人:潘雪锋)——成果形式:教研计划;各学科组采用 “前移后续校本研修”方式,推进课题研究,使之成为日常化的研究方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专题小结”为一体的研究序列。(责任人:张勇卫)——成果形式:教研组活动记录。

4强化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责任人:张洁)——成果形式:活动计划和比赛成绩

5、以110周年校庆为节点,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视角出发,完善学科活动的架构,多途径实现学科育人资源的最大化。(责任人:王杰、欧园明)——成果形式;活动过程性资料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新课程标准、课题研究计划学习,明确分工。(责任人:张勇卫)

2、专题沙龙:创新和完善学科活动的设计:校园吉尼斯与冬季竞赛的整合(一)。(责任人:王杰)

3、教学研究:投掷主题单元的架构和育人价值的挖掘(一)(主持人:张勇卫)。

4、教师专业素养培训(责任人:张洁)

十月份:

1、专题沙龙:创新和完善学科活动的设计:大课间与竞赛的整合(二)。(责任人:欧园明)

2、教学研究:投掷主题单元的架构和育人价值的挖掘(二)(研究课:王杰、陈晨)

3、教师专业素养培训(责任人:张洁)

十一月份:

1、专题沙龙:“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育人价值的挖掘”

2、教学研究:投掷主题单元的架构和育人价值的挖掘(三)(课型研究课:欧园明、张奎)

3、校园吉尼斯等活动

十二月份:

1、系统整理单元教学设计,从开放教学、激活教学系统、课型研究专题化、教学结构化等方面系统总结。

2、校园吉尼斯等活动

一月份:

1、专题沙龙:投掷主题单元的架构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四)

2、形成相关论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