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标:
1、进一步研究体育学科文化,将学科文化与学科育人价值关联,对各学科的教学价值观进行拓展性研究,形成各学科育人价值的文本。
2、研究体育学科育人价值呈现的维度和内容,根据各组实际选择两项以上教学内容,开展学科具体价值研究;创新和完善学科活动的设计,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途径。
二、主要工作、责任人和成果形式:
1、进一步研究本学科文化,明确体育学科文化对人的育人价值,对学科的教学价值观进行拓展性研究,完善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理念、目标文本。(责任人:陈晨,成果形式:文本)
2、每位教师选择一项内容,进行一单元的设计和教学,进行该类教材的具体育人价值的挖掘和教学行为转换策略的研究。(责任人:张勇卫及每位教师),成果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具体价值文本
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制定好研究行事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相应学习和研讨活动,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法与任务。(责任人:张勇卫;成果形式:计划)
4、采用 “前移后续校本研修”方式,推进课题研究,使之成为日常化的研究方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专题小结”为一体的研究序列。(责任人:张勇卫;成果形式:活动记录)
5、加强文献研究和集体备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本解读能力,读懂教材,读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学科育人价值。(文献研究与学习责任人:张奎,成果形式:网页和QQ群推荐)
6、强化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责任人:张洁;成果形式:活动及比赛过程性资料)
7、围绕“学科育人价值具体化的研究”,抓实组内研究课,做好联科教研的开放课题研究课或课题研究沙龙一次(责任人:张勇卫,成果形式:教案或沙龙纪实);通过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交流研究成果,展示集体研究的智慧。(责任人:潘雪锋,成果形式:个人和教研组质量分析)
8、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视角出发,创新和完善学校各项学科活动的设计,从学科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等维度,序列架构大课间和体育节,多途径实现体育学科育人资源。(责任人:欧园明,成果形式:文本及活动)
9、重视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相关活动的报道工作。(责任人:陈晨)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计划学习,明确分工。(责任人:张勇卫)
2、专题沙龙:创新和完善学科活动的设计(一):大课间。(责任人:欧园明)
3、教学研究:⑴研究体育学科育人价值呈现的维度和内容——确立教学内容(单元主题);⑵技巧教材的育人价值(一)(研究课:王杰)。
三月份:
1、专题沙龙:创新和完善学科活动的设计(二):体育节。(责任人:张 奎)
2、教学研究:⑴自主设计和教学研究;⑵技巧教材的育人价值(二)(研究课:张洁)。
四月份:
1、专题沙龙:期中阶段小结。
2、体育节系列活动
五月份:
1、教学研究:⑴自主设计和教学研究;⑵市级公开展示课。(人员待定)
六月份:
1、总结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撰写相关论文,参加论文评比
2、专题沙龙:期末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