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策略”草根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张勇卫

 

所谓教材的育人价值,是指每一类教材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有独特的价值,它的出发点是“人”,它的目标是整个人的生命成长。短跑教材包括30—200米、接力跑(含迎面接力)、短距离的障碍跑、60—110米跨栏跑。短跑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性项目,在中小学所占的课时最多,不少地方也将其作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它对学生生物改造、技能发展、生命哺育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言而喻。对于短跑教材的育人价值来说,不仅要认真研究和挖掘短跑的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外,更要树立学生的立场,从人的生命成长角度多层次、多角度看待短跑的价值。

短跑教材的育人价值的挖掘和实现往往容易出现短期化、空泛化等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该教材育人价值具体化教学行为实施的策略研究,这势必制约着该教材育人价值的最大化。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才能最大化地挖掘短跑教材的育人价值。本次研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有效激发教师的争鸣热情

“短跑育人价值的挖掘”是将体育学科教学价值观定位于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体育、实现幸福人生,策略探寻更关注“具体个人”的概念和教学内容和策略的“整体设计”。这种思想对教师个人的学科教学观产生了较强的冲击,研讨前和研讨中教师“问号”不断,有效激发了教师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给教师的思考和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话题开始前江苏吕娟说:“本期的研讨话题很有深意,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期待共同学习!浙江孟凡东说:“关于这个话题,想了好久,刚开始以为没什么,可是深入的想了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上海何祥国说:“目前各种古老、现代、时尚的健身运动项目在学生中迅速流行、传播,学生享受着健身带来的乐趣。但作为基础性运动项目的跑步运动,在众多体育教学及大众健身项目中,人们的选择率很低(现今学校的社团中已难觅田径项目踪影)。怎样正确认识这种客观现实,采取什么措施,值得体育教师深思。”……其中,还有不少研究团队或教师群体也自发发起了讨论,“田龙将小范围讨论该话题的记录整理如下发表出来为研讨热身:“从整体上设计短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发展特点,是不是就是育人了?”、“短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发展特点----这句话就是寻找学科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之沟通的意思吧?我感觉这个话题的意思是说要挖掘短跑在不同年级教什么,然后再整如何教’”、“反复看了半天,我觉得这个问题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育人价值到底是什么?”……

)过程呈现真实的互动性,有效激活教师的智慧因子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研讨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较强,其中“引用”、“回复”帖占全部帖子的超过了50%。教师在研讨中不仅发表个人的观点,更是通过学习其他人的发言不断梳理生成新的智慧。山东高始玲说:1.短跑可以培养学生果敢的品质,如:起跑时听到“命令”就迅速起动,向前跑2.短跑可以培养学生敢于争先,不敢落后的品质。3.短跑可以培养学生永不放弃的、拼搏到底的精神。江苏钱亢接着进行互动:“高老师归纳了短跑除技能之外的一些育人价值,我认为“争胜”是短跑教材蕴含的典型的育人价值江苏姜庆军则进一步总结:“起跑听到命令才迅速启动,不仅是反映能力的培养(生物价值),同时也是一种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师们通过对一个个主题的深入互动,对短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再进行自己的总结越来越具体,尤其是王缈一教授则在研讨互动中用600左右的文字,对学科育人价值从的历史发展、短跑的锻炼价值、特点和对人的意志精神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引发了参与研讨的老师的强烈共鸣

争鸣呈现较强的递进性,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本期研讨从短跑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开始谈起,逐步过渡到研讨的主体部分“挖掘策略”的探讨。主体部分的探讨从某一年段(小学、中学)水平段短跑教材的整体策略开始,逐步过渡到学年、学期的整体设计策略的探讨,最后过渡到教学单元和课时教学策略的探讨。整个研讨层层递进,倡导以教学实例说法,贴近教学实际,在激发参与教师的实践智慧的同时,也给教师们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突出以下研讨的主旨:一是学生立场。研讨时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身体素质发展最佳敏感期等等理论彰显研讨教师学生立场越来越清晰起来,也为后续的策略研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二是整体架构。山东杨正伟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的整体目标值得借鉴:“水平一,学生好动,规则意识不强——就培养兴趣和参与精神;水平二,懂好坏,知荣辱了——培养完整的技术规格;水平三,身体逐渐发育——培养跑的能力;水平四,知道目标的制定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等等”。江苏范德举和课题组张奎等老师则对各水平短跑教学的整体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作了自己的解读。三是具体化实施。“具体化”实施一直是短跑育人价值挖掘研究的主要思想。在研讨的主体部分教师都能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自己对短跑育人价值挖掘策略的实践和理解。如浙江卢琳在接力赛教学时认为“可以教育学生的规则性(在社会生活要遵守各种规则),接力赛也一样,有各种规则,不能抢跑、不能跑别人的跑道,有一定的接力区等等,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江苏姜庆军则认为短跑的价值是竞争性给予的拼搏,大家更要关注的不是和别人的比较更要关注学生和自己比较,例如8秒跑,就提倡的是学生和自己比,和自己的过去比,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战胜自己。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育人价值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课题组和不少老师还分享了多篇教学的案例和教案,有效在分享中拓展了研讨教师实践智慧。

当然,本次研讨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短跑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策略的探究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深入:

1.研讨理论支撑提供稍显不足。因为本期话题来源与课题研究,课题组所提供给研讨参与者概念界定和研讨的提示稍显薄弱,加之研讨者解读不够,使得个别教师的研讨游离于话题之外,制约了研讨的深入程度。如教师在研讨中对短跑育人的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研讨中因缺乏对“生物改造价值”的释放生物本能和发展体能等价值的认识,造成了这方面的研讨较少。其实,学生喜爱短跑,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在跑中证明自己和释放自己。建议短跑教学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给学生自主调整的时空,通过科学地调控短跑的运动量和密度,调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感,给学生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和生命能量的爆发和释放的机会,进而达到对学生生命节律的影响和调试的教学效果。

2.策略研讨与提炼稍显不足。本期话题主要是针对短跑教材的育人价值的挖掘和实现往往容易出现短期化、空泛化等的现象,重点对短跑育人价值具体化教学行为实施的策略进行研讨。研讨中,教师们缺乏了点对具体操作案例的呈现,尤其是具体策略的系统提炼总结者不多。短跑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策略的探究不仅仅是着眼于一节课,它更要着眼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个水平段乃至整个学段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大教学单元统领下的课时教学是体育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建议短跑育人策略的挖掘更要从“挖掘教材的体育文化和价值内涵,提升教学的‘体育味’”,“增加教学行为与学科育人价值的契合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作具体的思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